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中國新聞周刊】ChatGPT被潑冷水,是“啞彈”還是變革?

  自從2022年11月突破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發(fā)布以來,投資者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趣激增?萍脊纱蠓苴A大盤,推動2023年上半年股市大幅上漲。但是,這項技術真正具有變革性還是被夸大了?它是否值得當前投資者的熱情?

圖/圖蟲創(chuàng)意
圖/圖蟲創(chuàng)意

  論及這一點,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人物加里·馬庫斯(Gary Marcus)引用過硅谷的一個笑話:幾年前,如果你的初創(chuàng)公司的域名中有.ai,你可以在你的估值上加一個零。而現(xiàn)在感覺可能會是兩個零,特別是如果你聲稱自己正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聽上去有沒有泡沫的感覺?馬庫斯說,“除了快速沉浮的室溫超導體LK-99之外,我見過的東西中很少有什么比生成式人工智能更被大肆炒作了!痹S多公司的估值都在數(shù)十億美元,整個的市場規(guī)模預計為數(shù)萬億美元。對此,馬庫斯大潑冷水:號稱數(shù)萬億美元的市場,目前的實際收入僅數(shù)億美元。這些收入也許確實可以增長1000倍以上,但這只是猜測。在一篇題為《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被證明是一個啞彈怎么辦?》的博文中,他甚至斷言:人工智能的收入還沒有到來,而且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馬庫斯分析說,到目前為止,大部分收入似乎來自兩個來源:編寫半自動代碼(程序員喜歡使用生成工具作為助手)和編寫內容。前者似乎具有可持續(xù)性,內容方面就很難說了。除了運行并不良好的聊天式搜索,還沒有出現(xiàn)殺手級應用。搜索的確是有吸引力的,但其中的技術問題是巨大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底層技術(通常稱為基礎模型,因為系統(tǒng)是在大型預訓練模型之上進行微調的)非常不穩(wěn)定,因此很難設計成可靠的產品。對于任何給定的問題,你永遠無法真正預測大型語言模型是否會給你正確的答案,我們現(xiàn)在知道,答案甚至可以每月發(fā)生變化——這使得將大型語言模型集成到復雜系統(tǒng)中的第三方工程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在某些關鍵任務案例中,工程挑戰(zhàn)可能是無法克服的。潛在的付費客戶可能因此很快就會失去信心。

  如果馬庫斯說的是對的,那么整個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目前的估值可能很快就會結束。到目前為止,估值似乎是基于希望和夢想,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嚴重的工程風險。無論是編碼還是高效但質量平庸的文案寫作,都遠遠不足以維持夸張的估值。這也是為什么經(jīng)歷了最初的大紅大紫,ChatGPT網(wǎng)站的流量持續(xù)下降。chat.openai.com的全球流量在今年6月份和7月份分別下降了9.7%和9.6%。

  所以,馬庫斯的結論是:“即使是OpenAI也很難實現(xiàn)其290億美元的估值;如果年復一年只能實現(xiàn)數(shù)千萬或數(shù)億美元的收入,那么估值在數(shù)十億美元以下的競爭初創(chuàng)公司很可能最終會倒閉。微軟今年的股價上漲了近一半,或許主要是因為其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允諾,但股價可能暴跌;NVIDIA飆升得更厲害,但也可能回落!

  這幾乎是在說,快速擴展的技術并不總是能兌現(xiàn)其承諾,而如果不能的話,泡沫很容易破裂。泡沫通常和眼球或點擊的價值或潛在市場總量有關,這些動態(tài)被談論,形成分享狂熱,以此作為估值的驅動因素。由于賭注巨大,投資者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處于泡沫之中。然而,這一波人工智能與此前我們經(jīng)歷過的泡沫還是非常不同。

  一般來說,大型技術周期都是由新貴發(fā)起的。比如,早在1990年代初,分布式計算就誕生了,一家名為Oracle的小公司反對 IBM 所提倡的大型機。這種分布式技術花了一段時間才變得更加普遍,因為IBM這個巨無霸斷定,它代表的是既定的做事方式。一般來說,從舊周期切換到新周期時,會迎頭遇上既定的業(yè)務實踐、既定的技術,這些都會阻礙采用新的做事方式。

  本次人工智能周期的不同之處在于,這個周期不再由新貴領導。它是由地球上一些最強大的科技公司推動的。當技術提供商一致判定此事確實在發(fā)生時,它就是真實的,當客戶開始感興趣,它就不是炒作。如果人工智能并未處于炒作周期之中,它的巨大潛力就有可能實現(xiàn)。

  但當然,僅僅因為某樣東西是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并不意味著它就能賺大錢。就生成式人工智能而言,當前的大部分熱情是由熱情推動的;泡沫會產生泡沫,直到它們不再產生為止。如果一些人下車,估值開始小幅下跌,可能會引發(fā)強有力的負反饋循環(huán),導致此前一直在迅猛加速的價值突然減速。許多人才和投資者可能會轉向一系列新的閃亮事物,逃離生成式人工智能,就像不久前一些人逃離加密貨幣一樣。

  (作者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