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志
銘記藝瓷總設計師兼藝術總監(jiān)
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大師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
國家一級美術師
劉銘志, 1973年生人,來自“千年窯火不斷”的“中國陶瓷之鄉(xiāng)”“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作為中國民窯的代表,德化制瓷歷史悠久,是中國陶瓷文化發(fā)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其陶瓷文化宏厚深遠、博大精深,劉銘志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熏陶下,愛上瓷藝,并從小學徒成長到國家級大師,漸成氣候。
獎項“等身”志存高遠
采訪劉銘志,是從他的獲獎經歷開始,因為他辦公室一摞一摞的獲獎證書,確實很生動。
“現(xiàn)在省級評獎,我一般都不參加,因為省級以上的金獎,已經拿了二十多次了,銀獎、銅獎加起來,近百個,再參加這樣的活動,已不合適自己了。多給年輕人留些機會。”劉銘志說,“現(xiàn)在主要參加一些國家級及以上影響力比較大的活動!
確實,在劉銘志辦公室的側邊,滿滿一個柜子的獲獎證書,讓人驚訝。簡單了解一下劉銘志的經歷,可以發(fā)現(xiàn),他已經連續(xù)二十多次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評比金獎、中國陶瓷藝術作品創(chuàng)新大獎賽評比金獎等。而曾經連續(xù)五屆拿到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更是成就行業(yè)內一段佳話,如果再“腆著臉皮”參加省級評獎,跟年輕人新秀爭鋒,給人“降維打擊”的感覺。
作品能夠獲得大獎,這是藝術家創(chuàng)意、技藝的綜合體現(xiàn);也因為作品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凸顯。劉銘志不少代表性作品,被各博物館收藏。包括英國珍寶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福建省博物院等等,都收藏有劉銘志的作品。
而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家技藝水平的集中展示,也來自劉銘志30多年深厚的藝術沉淀。
人前顯貴人后受罪
俗語說,梅花香自苦寒出,每一個成功都不是隨便的。在劉銘志躋身大師行列之前,長期的藝術熏陶與技藝沉淀,是重要因素。
1989年,初中畢業(yè)的劉銘志,就跟隨老藝人張良達學習傳統(tǒng)陶瓷修坯技藝。再后來進入百年老字號“蘊玉瓷莊” ,有幸?guī)煆拇汕f第三代傳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玉峰與第四代傳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在學藝的4年間,劉銘志始終勤奮好學,只要看到師父做的好作品,就仔細觀察、揣摩、思考與學習。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正是廢寢忘食、勤懇好學,不懈鉆研的精神,讓劉銘志在蘊玉瓷莊學有所得,奠定了扎實的藝術基礎。
但學無止境。離開蘊玉瓷莊之后,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劉銘志邊干邊學,又到德化陶瓷學院進修,以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后受罪。伴隨劉銘志眼光的開闊,以及藝術造詣的不斷提升,他感覺到自己還需要不斷學習進步。劉銘志又先后進入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陶瓷雕塑設計專業(y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以及福建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學成畢業(yè)。充分的學習,讓劉銘志對藝術的理解、對市場的了解,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同時,在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上,劉銘志不斷地從“何氏”技法中汲取營養(yǎng),并立足于現(xiàn)代審美情趣,形成獨特的技藝和風格。劉銘志特別擅長現(xiàn)場制作表演德化的傳統(tǒng)瓷塑技藝,其創(chuàng)作的“薄胎系列瓷雕作品”在瓷雕作品中堪稱一絕,其作品連續(xù)多次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評比金獎,中國陶瓷藝術作品創(chuàng)新大獎賽評比金獎等,多件作品被國家、省、市級博物館甚至一些海外博物館收藏。
聲名鵲起的劉銘志,作品受到海內外顧客的贊賞與收藏,其中,作品《大地》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富貴花籃》被英國珍寶博物館收藏,《自在觀音》被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靜•蓮》《贏政》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寶館收藏,《清•蓮》被福建省博物院收藏,《孔子立像》被泉州博物館收藏,《唐韻》《秦始皇》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收藏等等。
市場是藝術的“檢測儀”
劉銘志在蘊玉瓷莊學有所得之后,1994年結束了學徒的日子,自己獨立創(chuàng)辦了一家工作室,開始首次創(chuàng)業(yè)之旅。在經歷自我創(chuàng)業(yè)過程才知道,支撐一家企業(yè)并不簡單,因經驗不足,讓工作室無以為繼,苦撐兩年之后,劉銘志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鎩羽而歸。
首次創(chuàng)業(yè)遭遇失敗,讓劉銘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隨即他到過好多工藝廠專業(yè)從事瓷雕產品設計工作,冀望從更多的實踐中,提高自己、彌補不足。
在工藝廠從事瓷雕產品設計工作,不但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審美旨趣,也可以接觸第一手的市場動向。在從事瓷雕產品設計十多年時間里,劉銘志積攢了豐富的藝術感悟,以及深厚的創(chuàng)作經驗,更是練就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熟能生巧,“用一古語說,創(chuàng)作多了,唯手熟爾。”劉銘志笑著說。
2007年,經過十多年沉淀之后的劉銘志,東山再起,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銘記陶瓷研究所!皩⒐ぷ魇胰∶麨殂懹浱沾桑褪橇⒅緦鹘y(tǒng)瓷雕技藝銘記于心,在繼承德化傳統(tǒng)雕刻技藝的同時,融入個人對創(chuàng)作對象的獨特理解,將傳統(tǒng)造型與當代藝術語言完美結合,以此傳達內涵,弘揚源遠流長的陶瓷文化。”
十多年的技藝雕琢、藝術感悟、市場磨礪,讓劉銘志對陶瓷創(chuàng)作也有了獨特的見解,從此以后,“銘記出品必屬精品”自我定位,讓劉銘志成為市場的寵兒,銷售一路看漲;诋敃r禮品瓷市場走俏,劉銘志緊抓市場需求,創(chuàng)意設計了如意瓷花擺件作品。劉銘志創(chuàng)造的“吉祥如意”瓷花,集圓雕、浮雕、捏雕三種技藝大成融合于一體,一朵朵活靈活現(xiàn)的瓷花,綻放于白勝雪、潤如脂的如意瓷雕器型上,精致典雅,賞心悅目。
作品一經問世,便獲得行業(yè)內人士的高度贊賞,更是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并獲得了大量的訂單和可觀的經濟效益。銘記瓷藝也獲得了行業(yè)與市場的雙重認可。
劉銘志的作品,以傳承技藝做根腳,以現(xiàn)代創(chuàng)意為理念,融合藝術張力與市場需求,可謂是古今兼顧、新舊兩利。
如2019年3月,劉銘志與德化陶瓷設計研究院的90后設計師們,一起合作創(chuàng)意、研發(fā)、設計、制作的四季花瓣首飾品,正是將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時尚美學融合的體現(xiàn)。四季花瓣作品已經先后亮相米蘭設計周、深圳禮品展、上海國際尚品家居展,并征集最美代言人,成為網紅爆款,引領陶瓷設計流行趨勢。
對此,劉銘志認為,每個人都有著局限性,每個人都無法重塑自己,但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借鑒來“重塑”靈感和思維,所以,他樂于與年輕一輩的瓷藝人,設計院校的老師、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而碰撞出符合當下的、多元化的、時尚的陶瓷作品。
在傳承創(chuàng)新中傳播瓷藝
現(xiàn)在,功初成名已就的劉銘志,一方面要在藝術道路上繼續(xù)探索提高;另一方面,他也為傳承德化瓷藝,盡心竭力。為了更好傳播瓷藝,讓大眾接觸瓷藝,劉銘志擔任多所學校的客座教授、高級講師,舉行瓷雕傳藝培訓活動等。比如,劉銘志不定期與德化職業(yè)中專等教育機構合作,和清華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藝術職業(yè)學院、四川美院等高校開啟校企合作模式,提供平臺,讓高校學生到工廠實踐操作,讓學生和興趣愛好者們能夠把自己所學的專業(yè)親自動手感受陶藝的魅力。
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向廣大群眾分享陶藝美學,讓興趣愛好者們有機會零距離接觸陶瓷藝術,也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同時,劉銘志特別擅長現(xiàn)場制作表演德化的傳統(tǒng)瓷雕技藝。近年來,只要有舉辦陶瓷文化相關活動,劉銘志都義不容辭應邀現(xiàn)場創(chuàng)作,用精湛純熟的技藝、獨特的創(chuàng)意、激情的創(chuàng)作全面展示德化陶瓷泥塑制作過程。
每一次創(chuàng)作,既是劉銘志個人藝術理念感悟的沉淀與展示,也是對德化傳統(tǒng)瓷雕技藝的一次傳播與弘揚,更是劉銘傳以身作則為宣傳德化陶瓷做出一些努力和貢獻。同時,在藝術上取得自己的地位之后,劉銘志多年以來,也持之不懈開始收徒、帶徒:“我自己是從學徒而來,也樂于將自己的‘看家本領’‘獨門技藝’毫無保留地進行傳授。我?guī)С龅耐降芤约霸诘禄殬I(yè)技術學校、泉州工藝美術學院授課的學生,達到上百人!
在劉銘志的創(chuàng)作理念中,沒有不變的樣式,即使是同樣的題材,也會因外界的不同需求而雕琢出截然不同的意境!拔业娘L格便是用歷經千百年的德化瓷雕,結合現(xiàn)代藝術語言,傾訴德化陶瓷的前世今生古往今來!
“先讓人們看到、知道瓷藝,然后認識、了解瓷藝,然后愛上瓷藝,最終離不開瓷藝!边@是劉銘傳身體力行的作法,本質上也是現(xiàn)代品牌傳播的一種高級手段。也是德化瓷藝蜚聲國內外的有效辦法。
未來已來不負韶華
在藝術與市場雙翼齊飛的時候,劉銘志行業(yè)內的影響力也隨之不斷提升。但對已經獲得的成就,劉銘志并未滿足。持之以恒對瓷雕藝術研究與鉆研,讓劉銘志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的腳步從不停歇,而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苦心孤詣,向更高的藝術巔峰沖刺。
談到對未來的期待,劉銘志略有所思!拔磥砥鋵嵕驮谘矍,因為有付出總有收獲。未來是對過去經典的傳承,也是現(xiàn)在每一天努力的沉淀。前輩留下來的經典永流傳,需要我們銘記、學習、傳承,甚至超越。我還年輕,我希望永遠年輕,永遠保持創(chuàng)作的激情,永遠在創(chuàng)作路上!眲€懼居X得保持年輕心態(tài)、保證激情動力,是創(chuàng)作者最好的一個狀態(tài)。

因為藝術不但需要靈感,需要深厚的基礎積淀,也需要爆發(fā)的激情。“我從事陶瓷制作到現(xiàn)在30多年了,雖然說小有成績,但我認為還是在沉淀。沉淀的厚度,決定爆發(fā)的高度,我能夠在前輩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那我就很高興!眲€懼菊f,“創(chuàng)新是很難的,一個是市場創(chuàng)新,理解現(xiàn)代人的需求熱點;一個是藝術上 的個性化感悟,也就是做藝感悟。但我希望,未來能夠有所超越,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藝印象,或者夸張點說,有自己的歷史印象,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作為德化瓷燒制技藝傳承人,劉銘志秉持初心,匠心守望,專注瓷藝,沉浸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快樂中。在傳統(tǒng)藝術路上,劉銘志精益求精,永不停歇,用心前行。守住匠心,即是守住德化瓷藝的千年基業(yè),這是一個匠人對手藝的堅守,也是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我們期待德化陶瓷行業(yè)騰飛發(fā)展,也期待劉銘志在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更進一步。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
【作品部分館藏記錄】



2008年作品《富貴花籃》被英國珍寶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2年作品《自在觀音》被北京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3年6月作品《靜·蓮》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寶館永久收藏。
2013年11月作品《清·蓮》被福建省博物院永久收藏。
2013年作品《贏政》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寶館永久收藏。
2014年3月作品《唐韻》被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5年1月作品《水月觀音》被泉州市少林寺永久收藏。
2016年3月作品《靜·蓮》被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永久收藏。
2017年11月作品《大地》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
2019年11月作品《秦始皇·贏政》被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
【作品部分獲獎記錄】
2011年5月《千手觀音》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金獎。
2011年12月《舞魂》《國色天香》榮獲第四屆中國(南寧)國家級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2年5月《薄胎自在觀音》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評比金獎。
2012年5月《百花爭艷》榮獲第七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優(yōu)秀作品金獎。
2013年5月《清·蓮》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2013年7月《童子拜觀音》榮獲第三屆“大地獎”陶瓷作品評比金獎。
2013年11月《自在觀音》榮獲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評比金獎。
2014年1月《歡喜如意》榮獲第四屆“閩藝杯”陶瓷旅游品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金獎。
2014年6月《水月觀音》榮獲中國·福州第三屆海峽版權(創(chuàng)意)產業(yè)精品博覽交易會金獎。
2014年5月《童子拜觀音》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評比金獎。
2014年6月 《蓮》榮獲第四屆“大地獎”陶瓷作品評比金獎。
2014年10月《秦始皇》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4年10月《慈航》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5年5月《渡·禪》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2015年11月《水月觀音》榮獲第八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yè)交易會中華工藝優(yōu)秀作品金獎。
2016年9月《薄胎觀音》榮獲第三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特別金獎。
2016年11月《福娃獻壽》榮獲第九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yè)交易會中華工藝優(yōu)秀作品金獎。
2017年12月作品榮獲首屆中國世界遺產工藝美術“金獅獎”金獎。
2019年《鄧世昌》榮獲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特別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