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一城文明風 福州幸福長

  福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7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淀、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博大的胸襟和璀璨的文明。

  漫步這座城,清新的空氣,標志性的“福州藍”,水清河暢岸綠的內河水系,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暢通有序的交通路網,整潔靚麗的大街小巷,文明有禮的福州市民……共同匯成全國文明城市——福州的文明“底色”。

6.3公里長的南江濱東大道上,福州最美濱江景觀帶一路綿延。記者 葉義斌 攝
6.3公里長的南江濱東大道上,福州最美濱江景觀帶一路綿延。記者 葉義斌 攝

  今年,福州吹響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沖鋒號,一場城市綜合實力的大提升,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次從“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的攀登,正在榕城大地火熱進行。

  共建文明 共享文明

  ——聚焦民生書寫幸福清單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在人,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清單”,就是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責任清單”。

  “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苯衲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山郊野公園,對福州城市建設提出殷切期望。如今,從這里俯瞰福州,水清河晏、綠道交織,歡聲笑語、城市和諧,都是對總書記殷殷囑托的最好回應。

  “福州藍”“榕城綠”的點映下,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的“大手筆”與“十位一體”綜合提升的細膩筆觸,讓福州這座中國十大“大美之城”愈發(fā)可人。

  走進傳統(tǒng)街巷,粉墻青瓦與雕花門窗相映成景,街頭小公園花枝招展,墨韻書香處處洋溢;路過城市新區(qū),6.3公里長的南江濱東大道上,福州最美濱江景觀帶一路綿延,顯江透綠的榕城福岸人人共享。

  將腳步延伸到內河畔,還能“聽”到碧水長流的管護新曲:從白馬河的悠悠古韻,到晉安河的不凡氣質,再到兩江四岸的濃墨重彩,聯(lián)排聯(lián)調、“河湖長制”、“河長日”等不斷奏響強音,水城名片正在遠揚。

  在福州,有串山連水的“詩和遠方”,更有為民辦實事的腳踏實地。

  面對教育這道“成長的大課題”,清華附中福州學校各學段全面開學,成為福州引進全國知名教育品牌舉辦的第一所公辦基礎教育學校,打造了學生“幸福的樂園、成長的起點、學習的圣地、創(chuàng)新的舞臺”。不斷引強培優(yōu),福州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yōu)教”的步伐更快了。

  聚焦養(yǎng)老這道“愛的方程式”,福機新苑“長者食堂”遵循醫(yī)養(yǎng)康結合的原則提供健康餐,錦江社區(qū)“長者食堂+學堂”讓養(yǎng)老生活有滋有味。不斷推廣的長者食堂等“惠老”措施,正在托起福州的最美“夕陽紅”。

  通往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融入城市的數(shù)字力量加速實現(xiàn)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e福州”上做好全民核酸檢測預登記,檢測時掃碼登記,又快又安全;日常辦事不用跑窗口,直接在APP上填信息、傳材料……97項便民服務事項“掌上辦”,“e福州”便民服務自助終端在家門口上崗,數(shù)字幸福觸手可及。

  數(shù)字生活新圖景,還繪進一個個社區(qū)。智慧門禁、智能水電表給居民24小時的守護,垃圾分類智能監(jiān)管平臺帶來綠色文明新風,智慧旅游設施將閩都故事“說”給大家聽。鼓樓區(qū)中山社區(qū)居民林瑞榕感嘆:“小區(qū)安全有序,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和諧了!”

  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靠百姓,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為百姓。福州正以“溫暖榕城”專項行動持續(xù)增進民生福祉,向著文明幸福宜居的現(xiàn)代化國際城市大步邁進。

  微光成炬 眾志成城

  ——最美身影扮靚溫暖榕城

  在榕城的大街小巷,你總能與醒目的“志愿紅”不期而遇:公交站前,他們伸出友愛之手攙扶老人上下車;交通路口,他們伸出文明之手進行交通勸導;社區(qū)家園,他們伸出友善之手指導垃圾分類……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目前,福州注冊的志愿者已超140萬人,志愿服務項目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

  家住晉安區(qū)隆盛小區(qū)的陳老伯最近迷上“網上沖浪”,微信視頻群聊、語音輸入、網上購物、網上預約就醫(yī),樣樣不在話下,“這些技能都是我在公益課堂學的,F(xiàn)代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這種培訓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真是太及時了”。

  陳老伯口中的公益課堂是福州移動志愿服務隊開辦的“我來教你用手機”公益課堂,也是福州志愿者開展“五助五送”養(yǎng)老志愿服務眾多活動中的一項。生活照料、醫(yī)療保健、文體娛樂、精神慰藉、救援相助……“五助五送”養(yǎng)老志愿服務以老年朋友實際生活需求為導向,打造了“百老慧”健康課堂、養(yǎng)老助餐食堂等一批助老項目,讓老年人生活更加幸福、更有溫度。

  如果說活躍在榕城大地的百萬“志愿紅”匯成文明福州涌動的暖流,那么,近年來不斷涌現(xiàn)的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則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燦爛榕城的愛心天空。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全國最美志愿者呂云娥,是鼓樓區(qū)軍門社區(qū)遠近聞名的“愛心奶奶”。從醫(yī)院退休后,她背起藥箱走街串巷,27年堅持扶貧濟困、造福鄰里,免費接診數(shù)萬人次!爸袊萌恕眽凵洁l(xiāng)農民張永祥,去年以來兩度向抗疫一線的醫(yī)護人員、警察等免費送出農產品,包括200多只河田雞、近4000公斤蔬菜、約2萬粒鴨蛋。他說:“每個人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社會也將變得更好!贝送猓牖饒鲇⒂聦と说母G濉90后”翁志丹,10年如一日堅守偏遠山鄉(xiāng)的“70后”投郵員池菊香……他們都是我們身邊的平凡人,卻在不平凡的堅守中演繹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近年來,福州市持續(xù)推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選樹工作,持之以恒地發(fā)現(xiàn)美、倡導美、培育美,通過典型示范、立體式宣傳,讓“好人故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向善向美的道德力量在榕城蓬勃生長。

  近日,榕城氣溫驟降。負責光祿坊等路段保潔工作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郭戊鳳照常來到風雨廊愛心茶攤接茶水,發(fā)現(xiàn)茶攤負責人小葉已將茶水換成熱氣騰騰的姜茶。每天上午,小葉都要燒上一大桶愛心茶水,供過路的市民游客和環(huán)衛(wèi)工人取用。像這樣的愛心茶攤,福州共有600多個。

  一群人帶動一座城,像愛心茶攤這樣的溫情畫面在福州不斷出現(xiàn),一朵朵文明之花在榕城綻放。

  馳而不息 履踐致遠

  ——長效機制護航文明創(chuàng)建

  冬去春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拗九粥在福州十邑傳遞,弘揚孝老敬親的美德;盛夏時節(jié),一個個愛心茶攤遍地開花,為人們褪去暑熱、送去清涼;秋冬之際,一陣陣讀書新風勁吹,書香潤榕城,文明入人心,不斷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品位……

  一年到頭有滋有味的生活,源自福州對長效打造精神文明高地的孜孜以求。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福州更是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納入城市發(fā)展總體布局一體推進。

  以法為綱,錨定文明根基。2020年10月,福州有了自己的《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重拳治理亂扔垃圾、高空拋物、帶犬外出不拴鏈等17項常見不文明行為,用立法為市民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增添剛性保障;支持具有本地特色的“福州好人”評選、“書香榕城”全民閱讀、“拗九節(jié)”孝文化傳承,獲得一片叫好。

  “五化”行動,構建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福州出臺《溫暖榕城——福州市志愿服務“五化”建設行動方案》,今年起,定期推選表彰100名暖心志愿者、100支暖心志愿服務隊、100名暖心志愿骨干、100個暖心志愿服務項目、100個暖心志愿服務站點,通過完善健全志愿服務激勵保障機制,推進志愿者信用積分管理體系建設等,強化志愿服務規(guī)范化、規(guī);I(yè)化、制度化、品牌化建設。志愿服務熱潮涌動榕城,一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項目從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大賽平臺脫穎而出,投入實踐,收獲實效。

  壯大陣地,文明實踐煥發(fā)創(chuàng)建活力。全市12個縣(市)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點帶面,催生出17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文明實踐所、2588個村(社區(qū))文明實踐站、27個文明實踐示范基地,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文明實踐有了肥沃土壤。

  制度號角鼓動文明風帆,全員接力換來新風滿城。

  榕博匯智庫成員“金點子”頻出,為打造文明福州“升級版”獻智獻策;福州市民積極響應,參與光盤行動、清靜車廂等文明行動,以實際行動奔赴“文明之約”;公益廣告、家風講堂、好人推選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活、扎根群眾心靈,“福州微文明”榮獲“全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殊榮……共創(chuàng)文明、共享文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同心掬得滿庭芳。向著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標,福州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部署要求,在更高起點上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把文明城市建設引向深入,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fā)展超越匯聚強大正能量。(記者 楊瑩 莫思予 吳暉 孫漫 錢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