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福州籍的冊封使共有5位,其中明朝的兩位是陳傅和謝杰。由于資料欠缺,陳傅出使琉球難以考證。而謝杰出使琉球對后世影響頗大。
謝杰(1535-1604),字漢甫,號鋒梅,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江田鎮(zhèn)人。謝氏族譜中記載,長樂謝氏是當地望族。謝杰“幼警敏,博學能古文詞”,明隆慶四年(1570)鄉(xiāng)試中舉人 , 萬歷二年(1574)中進士,授行人司行人。這個職位在京官中地位低而聲望高,晉升極快。初中之進士,以任此職為榮。謝杰兩年后就被派遣出使琉球,回國后,歷任光祿寺丞、兩京太常寺少卿、順天府京兆尹、南京刑部右侍郎、京城刑部左侍郎、南京戶部尚書。逝后,萬歷皇帝“贈太子少保,遣官護喪,賜祭”。謝杰自出使琉球時的正七品晉升至正二品,逝后又被升級為從一品。在琉球冊封使中能如此平步青云,得到萬歷皇帝恩寵,又得上司賞識的官員很少見,比如一起出使琉球的正使蕭崇業(yè),最后僅官至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而謝杰并非靠巴結奉承取得這樣的地位,反而是經常規(guī)勸皇帝要“孝親、尊祖、勤政”,在每一個崗位上都盡心盡責。
謝杰著作頗豐,著有《順天府志》《使琉球錄》《琉球錄撮要補遺》《日東交市記》《白云集》《遺詩》等多種。清朝時出使琉球的周煌非常欣賞謝杰寫的琉球文章。他說謝杰的《使事補遺》,第一次認真地把琉球內容細分為 8 個部分:原委、使禮、冊封、用人、啟行、敬神、國俗、御倭。此外又有《日東交市記》,瑣言二條,曰事權,曰恤役。在《琉球錄撮要補遺》和《日東交市記》中,謝杰詳細說明了冊封舟造船和行船的用人問題。周煌對此十分敬佩,這促使后來的使者不敢馬虎敷衍,十分認真完善自己的出使筆記,把琉球的情況寫得更具體,方便后來使者參考。
謝杰也是明朝出使琉球的冊封使中第一個認真記錄倭患問題的官員,并與自己麾下人員共同研究撰寫了一本研究日本問題的書《虔臺倭纂》。那么,謝杰出使琉球的經歷如何呢?
建造冊封舟
萬歷四年(1576),明朝任命戶科左給事中蕭崇業(yè)為琉球冊封正使、行人司行人謝杰為琉球冊封副使,前往琉球冊封琉球國世子尚永為中山王。明朝期間,琉球國的君王在位時間都很短,和萬歷帝一起登基的尚永王在位 16 年,30 歲就病死了,但這已是明代在位時間很長的琉球君王了。
明萬歷元年(1573),9 歲的明神宗朱翊鈞和 13 歲的琉球國中山王尚永同時登基。兩人都是兒童皇帝。萬歷四年(1576)任命蕭崇業(yè)和謝杰出使琉球時,明神宗才 13 歲。了解明史的讀者都知道,萬歷帝登基后并不執(zhí)政,而是首輔張居正全權主持工作。其實明萬歷三年(1575),明朝已同意冊封尚永王,但冊封的過程特別麻煩,各種事務一拖就到了萬歷七年(1579)的夏天,蕭崇業(yè)和謝杰才前往琉球。為何拖這么久呢?蕭崇業(yè)在他撰寫的《使琉球錄》中說,因為嘉靖年間倭寇一直侵擾福建,導致福建為了建造多艘戰(zhàn)船,把境內的許多良木都砍伐光了,而冊封舟遠航需要最好的木料,結果“采木經年”。采木經年還不算,造船找合適的工匠也難。怎么個難法呢?謝杰撰寫的《琉球錄撮要補遺》里提及了。
謝杰在京城是個兩袖清風的小吏,出使琉球前,由工部制造、禮部頒賜一套麒麟服,但佩戴的玉帶需自備。因昂貴謝杰買不起,本想用保定石來替代,但和玉帶對比品質差別甚大,擔心到了琉球貽笑大方。剛好同僚張中貴別號“中山”,得知謝杰的煩惱后就對謝杰說:“謝使君去琉球封三坊七巷福船文化館內的冊封舟船首模型中山王,我的號也是中山,這也算緣分!”就慷慨地把自己的玉帶借給了謝杰。
謝杰到福州負責冊封舟的建造,沒想到這件事不僅費錢費力,既要找到合適的能工巧匠,還要協(xié)調各方力量。所以謝杰在《琉球錄撮要補遺》中回憶冊封舟建造之艱難:“天下事,假之以權則易集,權不在手則難成;況使夷航海,大事、危事乎!”這是說集權辦事容易,手上無權就難了,而且航海出使琉球,更是要命的大事。
謝杰為何發(fā)此感慨呢?因為那時福州沒有巡撫,一切政務均由巡按御史來管理,結果權力分散,政事處理零亂。而且福州地區(qū)的倭寇尚未清除,他們不斷前來騷擾,軍隊自救不暇,也無力幫謝杰處理冊封舟之事,只是簡單地在民間貼個告示:“封船、戰(zhàn)船,事同一體。違誤作弊者,以軍法處理!
軍方貼出這樣的告示,乃因福建的一木、一料、一夫、一役皆由軍隊管理。管理軍隊的不是別人,就是督舶太監(jiān)。這督舶太監(jiān)貪污受賄不在話下,對福建地方事務都要插手干預,權勢如日中天。按理,督舶太監(jiān)要協(xié)助冊封使的工作,但這些被皇帝寵信的太監(jiān)目中無人、無法無天,哪里管冊封使的生死?軍方對福建各衙門官員說:“采木雖系冊封的事,也會騷擾民間。所有科司不許伐人墓樹、風水樹,不許拆人籬舍,不許傷人田禾;一旦發(fā)現(xiàn),以軍法處理。”也就是說,軍方不想幫他們造冊封舟,想節(jié)省一點費用,拿來造戰(zhàn)船。這樣一來,造冊封舟就更難了。那些買木材和造船的人常常被一些囤貨居奇的刁民捉弄、誣告。這些刁民每次告狀都能贏,讓那些造冊封舟的人獲罪。獲罪還算小事,沒有株連無辜的人才是大幸。謝杰因此感慨,明朝有冊封琉球使者以來,這是頭一次碰到軍隊如此蠻不講理。當然,此前造冊封舟也很難,甚至不顧冊封使性命用戰(zhàn)船代替,但那是在嘉靖年間倭寇侵擾的非常時期。最后,在謝杰的努力協(xié)調下,軍方才同意建造冊封舟。
造冊封舟需要大量的鐵條和鐵釘。軍方派人到尤溪花了大價錢買了質量最差的鐵料。負責造船的官員發(fā)現(xiàn)用這樣的鐵料造的冊封舟在海上是禁不起風浪,就予以拒收。采購之人竟昧著良心反到軍方那里誣告,結果造船官被軍方捆綁關押。謝杰只好出面為造船官化解冤屈。
接下來買木材也同樣遭遇了諸多波折。當時造冊封舟的木材除了福州附近山區(qū)的,就是建寧的最適宜。其中船桅必用杉木,舵木必用鐵力木,還要樟木和其他雜木。這些木頭應是幾百年的老樹。從偏遠縣區(qū)的深山老林運到福州十分費力。每過一鄉(xiāng)運輸巨木,需要整個鄉(xiāng)村的民夫 400 多人來拖拉。每走一程就要換一鄉(xiāng)的人來拉。十個鄉(xiāng)就要動用三四千人。沿途經過各府、縣,大約要發(fā)動 10 萬人。實際上,每次這么多人拖拉巨木,花費的時間只是片時數刻而已。軍方聽說如此耗費人力,就換了一個做法,讓 600 多名士兵來做,每天工薪加倍還配上好的伙食。這些士兵剛開始很樂意,可才 10 天就沒人肯做了。因為原本要 10 萬人晝夜輪流接力去做的事,現(xiàn)在由 600 個士兵來擔當,且必須一個多月做完。謝杰調查了解情況后,就又去找軍方協(xié)調說通,依舊按照原計劃來執(zhí)行。
造一艘冊封舟通常需 3 年時間,其間要解決的問題層出不窮。蕭崇業(yè)完全不知所措,全賴謝杰去協(xié)調,所以在他撰寫的《使琉球錄》中誠懇地感謝謝杰。這是由于冊封舟上需使用的物品,蕭崇業(yè)和謝杰的官費根本不夠支付,只能借用民間商人物品,用完了再退還。一些奸商設法用低劣器具來應付。謝杰是本地人,知道如何應對。他對這次福州監(jiān)督造船成功的總結是:“我從容、溫和婉轉地耐心解釋溝通,軍方也能理解接受我的意見。所以,雖然工期推遲,但也不失為正直君子所為!
謝杰的事務被軍方多方刁難,和他當時官職低有關,但他善于溝通協(xié)調,為人寬宏大量。讓軍方和正使蕭崇業(yè)都十分敬佩,后來的一件事同樣顯示出他的崇高人品。他年輕時,父親謝廷袞曾是長樂縣學教諭,晚年有同族人冒他之名逃避賦稅。當時縣令劉禹龍告訴御史,逮捕謝廷袞。謝杰代父辯解,幾乎被縣衙役打死。謝杰任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時,劉禹龍退職家居南贛。劉禹龍深恐謝杰趁機報復,但謝杰沒有這樣做,世人知情后皆服其度量。
造冊封舟,除了前面談的購買巨木和鐵料困難外,造船和行船的用人問題更難。謝杰說航海以船為命,造船的船匠很重要,這是基礎,而船匠需要兩種人:一需漳州的船匠負責把船造得堅固耐抵風浪;二需福州的船匠來合理設計船的規(guī)格樣式。這兩地的船匠缺一不可。行船期間,福州和漳州兩地的匠人缺一不可,各有長處。漳州船工主要負責掌舵過海,而從福州出發(fā)則需要福州船工,因為福州的水路是否有暗礁,深淺如何,非福州船工不可。通常情況下,福州船工都選擇長樂梅花、連江定海人,這些人深諳閩、浙海道。還要選一個福清的萬安船工。這樣每一航程都需要不同洋面的當地船工引導,共同合作。船上也有來自琉球的船工 30 人專門負責琉球的海路。謝杰是第一個寫造船與行船用人的冊封使,對后來出使琉球的使者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用人參考依據,少走了彎路,大大節(jié)省了國家的造船經費。所以,后人都夸贊謝杰對冊封舟的建造貢獻很大。
在蕭崇業(yè)與謝杰之前,陳侃、高澄、郭汝霖都寫了《使琉球錄》。謝杰在此基礎上考慮得更周全細密,做事也圓融得當,協(xié)調有力。此后,出使琉球的使者基本依照他的記錄來造船和用人,避免了損失。
謝杰眼中的倭人倭事
謝杰和正使蕭崇業(yè)一起出使琉球。蕭崇業(yè)寫了《使琉球錄》,而謝杰寫了兩篇補充,說明了琉球必請中國天使去冊封琉球國中山王的原因在于中國來琉球舉行的盛大封王典禮非常威武莊嚴,足以震懾到琉球國內的日本人,讓他們對中國護佑下的琉球不敢輕舉妄動。那時琉球國小民貧,不時向日本貸款。每遇到冊封使來琉球,倭商不管在哪里,都要跑來看中國冊封琉球中山王的儀式大典。倭商名義上是來祝賀,其實是來向琉球追債的,因為中國冊封使總會帶來豐厚的禮物。
蕭崇業(yè)和謝杰所帶領的冊封使團到達琉球時,倭人商船得到消息已先期到達琉球了。倭商中摻雜著倭寇。倭人所居舍館,與中國冊封使團居住的天使館相距不過 2 里。琉球官方擔心倭商在琉球惹是生非,不利于中國冊封使團,就經常對兩個冊封使說一些危言,想把冊封使團遷往久米村中居住。謝杰反對道:“只要管好自己,就不必擔心。如果無故遷走,就是避倭,豈有堂堂中國懼怕他國的道理呢!我這次來,碰巧倭商也來貿易,原本沒有糾紛恩怨,不是敵人,不用擔憂!境外無私交,這是規(guī)定。只要管好自己的下屬隨從,不和倭人來往,就沒事!苯又俅胃嬲]自己的隨從人員,禁止與倭人交往貿易,違者一律問罪。命令下達后,隨從人員都十分遵守紀律,無人違法。
過了一段時間,臺風襲來,冊封使團船隊衙役與倭人在港口各自護船時發(fā)生沖突,倭人拔刀傷到衙役首領。首領頓時血流淋漓。謝杰為首領驗傷,看傷口是被刀背所傷,不是刀口,慶幸地說:“這是倭人情急防衛(wèi)自救,不是有意刺傷。通知所有衙役都回天使館來,稍后我通知琉球科使方面去倭人館里告誡他們。這些倭眾必不為禍!辈痪昧鹎蛑猩酵跖闪 2000 人來協(xié)助冊封使團的船隊妥善護衛(wèi)好冊封舟。倭眾也不敢再犯。
正是這次出使琉球令謝杰眼界大開,深刻了解中國與琉球、日本之間的關系,以及日本的倭患問題,為以后撰寫的重要著作《虔臺倭纂》奠定了實地調研基礎。他在《虔臺倭纂》中介紹了日本的名稱、地理位置、山川地形等,記錄了明代中國東南沿海的抗倭斗爭過程。謝杰認為中國應早日修筑海防,要未雨綢繆提早做好防備工作。《虔臺倭纂》書中附有詳細的《萬里海圖》和東莞縣的大頭船(烏艚)和閩船(白艚)的樣式。閩船有六種,一二號曰福船,三號曰哨船,四號曰冬船,五號曰烏船,六號曰快船。這六種閩船都是用杉木制造。福船高大如樓,共 4 層,是當時海戰(zhàn)的利器。在書中他還用心地讓人把這些船的樣式一一繪制。除了這些,連兵器樣式也有介紹并配有繪圖。
謝杰的卻金志
日本對琉球虎視眈眈,琉球就愈加依賴中國,渴望中國派冊封使來冊封中山王也是想借中國力量壯膽,自然不敢怠慢中國的天使。嘉靖十三年(1534),尚清王為感謝冊封使者陳侃辛勞奔波,贈 40 兩黃金,陳侃謝絕。尚清王又命貢使把這 40 兩黃金并一封信呈送嘉靖皇帝。嘉靖帝就命陳侃等收下。琉球為褒揚他們清正廉潔的操守,在王公貴族聚居的首里(今那霸)建“卻金亭”。這贈 40 兩黃金就成了慣例,以后中山王都要賜予冊封正副使一筆 40 兩的賞金。冊封使們都會多次謝絕并寫一首卻金詩以表心志。謝杰也不例外。
謝杰在《卻金詩》中寫道:
夷中一宴一酬金,使君不改初來心。
還君酬金盡君爵,為君翻作卻金吟。
……
不改初心,是謝杰的書生本色。謝杰有如此金子一般的卻金志,為人自然清正,官運亨通,得到萬歷帝的賞識。據傳,他任職期間還有各種奇遇。萬歷三十一年(1603)寒冬提前降臨,眼看漕運就要誤期,謝杰十分憂慮,向天焚香禱告。而此時,盡管漫天大雪,運河竟沒有完全封凍,留下一條水運通道,使運糧船如期到達。真可謂蒼天不負有心人,朝廷上下都十分驚奇,對謝杰也充滿了敬佩之情。(瓔 珞)
——刊于《閩都文化》2020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