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福建泉州中院執(zhí)行局局長張得意:守樸至簡 一往“執(zhí)”前

  個人簡介

  張得意,男,漢族,198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2005年參加法院工作,現(xiàn)任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曾獲全國“雙百政法英!薄⑷珖7斗ü、全國優(yōu)秀法官、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等榮譽,厚植為民情懷,守正創(chuàng)新,深受社會各界的稱贊。

  獲評全國模范法官,我深感榮幸與責任重大。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肯定,也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層、為民司法的生動寫照,更是對司法公正的崇高認可。這份榮譽讓我更加堅定了初心,也讓我深刻意識到肩上的責任。我深知,每一起案件都關乎百姓切身利益,每一次執(zhí)行都承載著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我也深知榮譽屬于集體,屬于每一位默默奉獻的司法工作者,它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基層法官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的褒獎。未來,我將繼續(xù)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敬畏之心對待每一起案件,以專業(yè)和溫度化解矛盾,將“為民情懷”融入司法實踐,以專業(yè)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破解“執(zhí)行難”,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始終堅守法律底線,秉持公平正義,努力讓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法官的責任與擔當,用專業(yè)與智慧守護著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為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模范法官是什么樣子?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然而在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干警心中,卻有一個共同答案——張得意。

  元宵節(jié)剛過,在泉州中院執(zhí)行局局長張得意的辦公室里,悄然盛放的幾株蠟梅,與窗外街角的刺桐花相映成趣。幾株蠟梅,寓意喜上“梅”梢,這是干警自發(fā)地以特有的方式祝賀張得意獲評全國模范法官。

圖為張得意進校園開展法治教育專題講座。
圖為張得意進校園開展法治教育專題講座。

  扎根基層19年,張得意從一名書記員成長為辦案超萬件的審判業(yè)務專家,先后獲評全國“雙百政法英!薄⑷珖鴥(yōu)秀法官、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等榮譽稱號。他始終以敢為人先、愛拼會贏之姿,守護刺桐城的繁花煙火,也影響帶動著身邊的一批法官砥礪前行。

  “工作崗位在哪里,就要把司法保障送到哪里”

  雖然與張得意僅一面之緣,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粟瓊卻對其印象深刻。

  2024年初,粟瓊等全國、全省人大代表前往福建省永春縣人民法院桃城人民法庭調研,就是張得意向其介紹了永春當?shù)亍耙粸程蚁、一條五里街”的厚重歷史。

  “他能跳出專業(yè)的思維定式,將司法服務融入當?shù)亟洕l(fā)展!北M管交往不多,但那次的調研之行,粟瓊對張得意留下了好印象。

  因為自己的工作履歷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人民法庭度過的。所以,在張得意的內心深處對法庭工作有著不一樣的情感。

  當時的張得意經常會下到桃城法庭調研,而每次他都會眺望桃城法庭不遠處的某鞋業(yè)公司所在地。不為人知的是,這里藏著他的一塊心病。

  該公司坐落于永春榜德工業(yè)區(qū),因經營不善破產,啟動拍賣后,兩次拍賣均流拍,“昔日永春最大的企業(yè)變成一片廢墟,真是心痛!”張得意不禁惋惜,同時也在心中擘畫了一個發(fā)展藍圖——

  該鞋業(yè)公司的工業(yè)園區(qū)距永春五里古街僅1公里,若能重獲新生,則可與桃溪流域、海上絲綢之路內地首站碼頭——許港碼頭等自然人文景觀連點成線,進一步激活永春當?shù)匚穆卯a業(yè)。

  那段時間,張得意帶領團隊加班加點深入盤點該公司資產負債情況,挖掘其擁有的馳名商標、專利、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價值,并就資產盤活后的發(fā)展?jié)摿ふ宜氐膮⒄瞻咐鳛楸硶纬烧{研報告,爭取當?shù)卣С帧?/p>

  終于,在張得意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盤活工業(yè)園區(qū)土地7.2萬平方米,清償稅收債權1102.8萬元。

  此外,張得意還創(chuàng)新運用“預重整”機制,成功引入戰(zhàn)略投資人,辦結泉州市涉旅游地產首例成功重整案件,有效盤活不動產13.5萬平方米,妥善安置職工26名并全額清償職工債權186.4萬元,清償稅收債權1042.7萬元。

  有了上述成功經驗,2024年7月,張得意到任泉州中院執(zhí)行局局長后更加游刃有余。他先后組織梳理了全市涉及文旅執(zhí)行難案件,力爭從源頭推動盤活旅游地產……為了趕在春節(jié)旅游旺季前完成,他在半年內拍賣處置了5家大型酒店,執(zhí)行到位金額達5億元。

  “法律不是冰冷的鐵鏈,而是縫合傷口的針線”

  熟悉張得意的人都知道,他辦起案子來認真、較真,精益求精,為當事人既解“法結”又解“心結”。

  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一級法官何志剛曾與張得意共事多年。兩人是搭檔,也是師徒。他笑言,張得意是天生的定分止爭能手。在張得意初入法庭擔任書記員期間,他就發(fā)現(xiàn)這個“小年輕”很快能抓住案件的爭議點,“甚至能捕捉到法庭上當事人表情的細微變化,基于此對案情做合理推斷”。

圖為張得意(中)現(xiàn)場調解案件。
圖為張得意(中)現(xiàn)場調解案件。

  福建省一級人民調解員、福建某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某曾配合張得意完成案件調解工作,“他總能明察秋毫般覺察當事人內心的情感”。

  那是一起撫養(yǎng)權糾紛案件。洪某和王某未辦理結婚登記便同居,兩人分開后,洪某便帶上孩子回娘家生活,后王某在洪某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途中強行帶走孩子,此后從不露面,拒絕簽收法律文書。為此,洪某痛不欲生,多次跑到法庭向張得意哭訴,并準備輕生。

  在王某去向不明的情況下,是機械地依照法定送達程序,通過郵寄或者公告的方式送達,繼而一判了之?還是想方設法找到孩子的下落,為女方爭取到應有的探視權,真正實現(xiàn)案結事了?張得意意識到,如果僅采用郵寄送達或公告送達辦案,洪某很可能就等不到開庭的那一天。

  于是,張得意下定決心,他動員身邊的親戚、同學、朋友多方打聽王某的下落,歷經半個多月,終于找到了王某的隱藏居所,并促成雙方調解,看到母子重逢時的笑逐顏開,張得意終于放心了。

  “一紙判決或許簡單,但化解矛盾才能將每個案件都辦到群眾心坎上!鞭k案多年,張得意摸索出“望、聞、問、切”四步工作法,通過“望、聞、問、切”,張得意審理了近萬件民事糾紛案件,連續(xù)6年實現(xiàn)零投訴、零上訪,當事人服判息訴率達99.9%,主審的案件多次被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推選為民商事審判精品案例。他本人也入選了福建省首屆審判業(yè)務專家。

  “再難的‘硬骨頭’,也要啃下去”

  在泉州法院執(zhí)行條線,流傳著一句話——遇見“硬骨頭”,就找張得意。

  工作中,張得意始終做到身先士卒,帶頭辦理大案、要案、難案。敢于擔當、敢于碰硬是張得意一貫的作風。

  2024年7月,張得意到任泉州中院執(zhí)行局局長初期,他得知一個“骨頭案”歷時4年,被執(zhí)行的廠房還沒移交給買受人,他決心“管”到底。

  在處置被執(zhí)行人南安市官橋鎮(zhèn)一處廠房過程中,30多名租戶拒不配合騰空,圍堵法官助理劉梅秀一行,甚至通過車輛尾隨跟蹤等方式對執(zhí)行干警進行恐嚇。

  為避免釀成群體性事件,劉梅秀一行無奈只好暫時退回。張得意得知情況后,當即指示“馬上組織統(tǒng)一行動”。當天,他組織召開局務會,部署強制騰空行動方案。作為執(zhí)行局局長,他不愿讓承辦人涉險,決定自己掛帥。

  執(zhí)行當天,張得意發(fā)現(xiàn)有4名被執(zhí)行人及相關人員帶頭鼓動鬧事,煽動群眾情緒。他當機立斷對鼓動鬧事的有關人員進行司法拘留,F(xiàn)場態(tài)勢穩(wěn)定后,張得意與租戶代表座談溝通,耐心細致地做好釋法說理工作,促成租戶與新的買方簽訂了租賃合同。歷時四年未完成的移交工作,在張得意到任后的第二個月就解決了。

  泉州中院副院長林明容對張得意到任以來的工作看在眼里,贊賞有加。他說,“得意同志在執(zhí)行工作中主動擔當,主動破解,指揮在一線,戰(zhàn)斗在一線”。

  “審判執(zhí)行案件三分注定難,解題關鍵七分在打拼。”這是張得意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018年是人民法院“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決戰(zhàn)決勝之年,南安法院組建執(zhí)行攻堅團隊。彼時還在南安法院擔任詩山人民法庭負責人的張得意被院領導叫到辦公室。“院領導只說了一句話——這是塊‘燙手山芋’,你接還是不接?我就回答了一個字——接!”張得意說自己性格就是這樣,“再難的案子我都不會拒絕!”

  實際上,彼時的張得意對于執(zhí)行工作并不熟悉,憑著一股不畏難的沖勁,他帶領20余名業(yè)務骨干組成的執(zhí)行攻堅團隊,克服案多人少、執(zhí)行不能的客觀不利因素,利用周末、凌晨、夜間等有利時機,精細辦案流程,善用懲戒措施,順利攻克了一個個執(zhí)行難度大、存積多年的“骨頭案”“釘子案”。其中,張得意承辦的一起投資系列案件,以網絡司法拍賣的方式處置財產金額11.3475億元,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網拍金額最大的紀錄,保護了3000多名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困難當前,與其瞻前顧后,不如即刻行動。邁出第一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總會找得到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且你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睆埖靡饪偸沁@樣樂觀地說。

  “我們要把人民群眾申訴的難事,當自己的家事來辦”

  執(zhí)行工作作為司法糾紛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矛盾最容易激化的一個階段,涉及的信訪矛盾也最難化解。

  在面對法院執(zhí)行中帶有怨氣的群眾時,張得意總能以真心換真心,耐心細致地做好執(zhí)行信訪工作,讓一批批上訪者及時化解心中的怨氣。

  年過八旬的退休老教師老姚想翻修祖屋回家養(yǎng)老,但必經之路讓周圍鄰居都給堵了。案件勝訴了,卻15年無法執(zhí)行到位。張得意得知情況后,往老姚和附近13家鄰居家里跑前跑后了解情況。

  原來,老姚發(fā)家早,前期在村里愛“顯擺”得罪了不少鄰居,加之祖屋常年無人居住、逐漸破敗,后期在新農村用地審批的時候遂沒有考慮到該處祖屋的通路問題。張得意還了解到,老姚也并非真心要回到祖屋長居,僅僅是為了“爭口氣”。

  對這起案件有了“底數(shù)”后,張得意協(xié)同村干部一家一戶作群眾工作。終于,老姚與鄰居的心結解開了,路自然也通了。老姚從“鐵釘子信訪戶”化身“人民調解員”,幫助法院解決了不少矛盾糾紛。

  每周二是泉州中院固定的接訪日,張得意只要沒出差,就會帶領團隊接訪。張得意有專門的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來訪者需要跟進落實的需求。

  泉州中院書記員池牧宇曾經和張得意一同接訪,張得意對上訪群眾的重視讓她深受啟發(fā):“張局對信訪人提出的合理訴求,該推進、該協(xié)調的一條都不會落下,推進解決的具體進度都會在第一時間反饋給信訪人!

  泉州市政協(xié)委員,某律師事務所總部合伙人楊某經常代理執(zhí)行相關案件,曾就執(zhí)行流程等相關問題和張得意探討。

  在陳某與林某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中,因執(zhí)行立案審查時需要查看仲裁管轄依據(jù)的原件,而原件一般在裁決時由仲裁委收回,導致部分當事人和律師出現(xiàn)立案不暢。

  楊某向張得意反映后,張得意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共性問題。因此積極協(xié)調仲裁委、立案庭以及案件代理律師,最終仲裁委采取了統(tǒng)一變通措施,既滿足法院的立案審查需要,又保障了當事人的申請執(zhí)行權。

  在楊某眼中,張得意平易近人,但守規(guī)矩、有底線,“只要碰到法律紅線,他會明確拒絕,并告知原因;法律規(guī)定不明,實踐中可以靈活平衡的,他也會盡量為當事人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減少當事人的訴累和對法律的誤解”。

  工作之余,張得意是執(zhí)行團隊的“大家長”,他常常提醒同事提高效率少加班,自己卻總是最后一個下班;遇到節(jié)日或加班,他總是自掏腰包交代內勤為同事準備下午茶、點心……“心里總是記著別人,唯獨忘了自己!蓖聜冞@樣評價他。

  夜幕降臨,濃烈如火的刺桐花掩映在古城的靜謐繁華中。脫下法袍,張得意忙碌之余最珍視陪伴家人的時光,他始終記得自己僅是一位平凡的丈夫、一個孩子的父親……大道至簡,返璞歸真,就如他的微信名“守樸得意”。

  采訪手記

  法袍之下,刺桐花開的溫度

  一張辦公桌、一方茶幾,在這個“極簡風”的辦公室里,我見到了全國模范法官——張得意。采訪前,我曾以為他會是傳統(tǒng)印象中不茍言笑的“鐵面判官”,但真正對話時,他眉宇間的溫和與話語中的煙火氣,瞬間打破了這種預設。

  聊起執(zhí)行工作的“硬骨頭”,張得意笑得坦然:“法院執(zhí)行不是‘拆房子’,而是‘修橋梁’!闭勂饒(zhí)行難,他動情地說:“你看這個案子,15年沒解決的鄰里糾紛,老百姓堵的不只是路,更是心結!彼迷溨C的語氣還原了當年如何用十余封信化解積怨的故事。講到投資案成功處置時,他欣喜猶在,“11億的網拍金額,聽起來是數(shù)字,背后是3000多個家庭的安身之所”。言語中流露出的一個個清晰的數(shù)據(jù),仿佛在對話一段段鮮活的人生。

  最讓我觸動的是他對“法”與“情”的詮釋。談及洪某的撫養(yǎng)權案,他沉默片刻:“法律文書能判輸贏,但母子分離的痛,只有人心能縫合!睘榱苏业绞й櫟暮⒆樱l(fā)動親友打聽線索,甚至在烈日下蹲守。當母子相擁而泣時,他悄悄退到門外,“那一刻,法官的身份不重要,我只是個父親”。這種細膩的共情力,或許正是他“望聞問切”四步工作法的靈魂。

  采訪結束時,暮色已沉,他匆匆抓起外套準備加班。走廊里,一位書記員捧著熱茶感嘆:“局長總說‘少加班’,自己卻熬到最晚!边@讓我想起他辦公桌上那句自嘲的便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或許,正是這份閩南人骨子里的“敢拼”,讓他能將法袍化作耕耘棘地的犁鏵,讓刺桐城的法治之花開得比煙火更熾烈。

  回望法院大樓,刺桐花的剪影在夜色中搖曳。我突然明白:所謂“模范”,從不是高高在上的勛章,而是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焐熱人心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