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從“打頭陣”到“后方戰(zhàn)場”:他,守好“三尺灶臺”

  中新網龍巖3月15日電 (鄧惠中 王治康)“隊友們在前方救援‘打頭陣’,而這‘三尺灶臺’就是‘后方戰(zhàn)場’,我的任務就是讓隊友們吃飽、吃好!泵啡鹜⒊3_@樣說。

  梅瑞廷是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龍巖支隊應急通信與車輛勤務中隊的一名炊事員。進入消防救援隊伍18年,他在炊事崗位干了13年。

炊事員梅瑞廷正在做菜。李袁輝攝
炊事員梅瑞廷正在做菜。李袁輝攝
在梅瑞廷的教授下,支隊炊事員烹飪技術逐步提升。王治康攝
在梅瑞廷的教授下,支隊炊事員烹飪技術逐步提升。王治康攝

  “每個崗位都有其重要性,當炊事員后,休假回家時家人也能嘗嘗我在隊伍學的手藝,我感到很自豪。”2011年,在戰(zhàn)斗班當了6年班長的梅瑞廷加入了炊事員的行列。

  梅瑞廷是家里的驕傲,每次打電話,母親都叮囑他,在隊伍好好干。得知梅瑞廷成為炊事員后,母親又教育他,在任何崗位上都要腳踏實地,越苦越累的地方越鍛煉人。

  剛轉崗時,梅瑞廷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班長,但在炊事員這個新崗位上,沒有受過專業(yè)培訓。做菜時,梅瑞廷常常因調料用量掌握不到位而影響菜品的口感,為此感到苦惱。

  “自己不行,就再學再試,看班長怎么炒,看書上怎么說,不把炒菜摸透誓不罷休!睘榱颂嵘约旱膹N藝,梅瑞廷先從刀工練起。每天早上早起練,中午午休練,晚上加班練。沒有材料練手,他就用廢報紙當材料。

  梅瑞廷還爭取學習機會,在支隊炊事員集訓期間,他申請去周邊菜館、酒店等學習做菜方法和技巧,并結合自己網購的美食書籍,不斷鉆研烹飪技術。

  為了解隊友們的口味偏好,梅瑞廷還專門準備了一本筆記本。他在筆記本中認真記錄了每位隊友的意見和建議。晚上,他常常坐在廚房的一角,翻閱筆記本,反復分析和總結,力求在做菜的火候、用料等方面做到完美。由于不斷總結和練習,他的烹飪技藝不斷提升。

  消防救援隊伍每年都會模擬實戰(zhàn)環(huán)境,分批次組織開展野外駐訓。隊伍走到哪里,后勤保障就要跟到哪里。作為支隊炊事員,梅瑞廷與支隊其他炊事員,一同承擔著保障300余名指戰(zhàn)員日常飲食的任務。

  駐訓期間,隊伍訓練強度高、難度大,指戰(zhàn)員能量消耗快,飯量急劇增加。10余平方米的炊事車是他的后勤“戰(zhàn)場”,梅瑞廷與隊友一同在改善伙食上下功夫。他還會根據季節(jié),熬制不同的湯品,幫隊友克服天氣條件對身體的影響,為他們補充體力。

  來自山東的新隊友小王不適應隊伍生活,訓練時總是無精打采,有時還鬧情緒不吃飯。了解到他喜歡吃家鄉(xiāng)的糖醋里脊,梅瑞廷便上網查閱食譜,學習糖醋里脊的做法。

  “糖醋里脊來嘍!”梅瑞廷利用周末時間做了一碗糖醋里脊送到小王的餐桌上,小王既驚喜又感動。此后,小王常常對梅瑞廷敞開心扉。在大家的關懷和鼓勵下,小王很快適應了隊伍生活,并逐漸成長為中隊的骨干。

  多年的炊事員生涯,梅瑞廷已經記不清自己給隊友們做過多少頓飯,也記不清培養(yǎng)出多少名優(yōu)秀的炊事員。他先后完成大小保障800余次,其間獲個人三等功2次、嘉獎6次。但在他看來,“金杯銀杯都不如隊友的口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