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深巷法庭”繪就新“楓”景

  中新網福建新聞1月24日電(吳嘯虎 蔡逸梅)巷盈細語,沁透人間煙火氣,斜灘鎮(zhèn)延續(xù)著“茶碼古鎮(zhèn)”的歷史記憶。穿過集市、小攤,拐進老民居旁的那條深巷,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人民法院斜灘人民法庭就安身于此?此撇黄鹧鄣摹吧钕锓ㄍァ保瑩撝苓5個鄉(xiāng)鎮(zhèn)、10余萬人的民事案件審判工作。

  雖地處老街深巷,卻難掩司法為民的“酒香”。近年來,斜灘法庭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抓源頭治理、強司法服務、重多元解紛”上下功夫,把法庭從老街深巷搬到群眾“家門口”,完善“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走出一條人民法庭參與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抓前端,“小切口”窺見“大楓景”

  廊橋是群眾休閑議事的好去處,更是凝聚民眾情感、維系地方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有其特殊的民俗意義。夜晚的山田橋上,法庭干警和當事人圍坐一圈。

  “法官,你說他把水都弄到自家田里是不是犯法了?”老張向法官數落著鄰居的不是。老李反駁道,“我種的茭白耗水量很大,干枯了你賠啊。”“法官,這個人從小就滑頭,小時候一起烤番薯都要爭個大的……”看著兩位老人像小孩子一樣相互責怪,圍觀的群眾忍俊不禁。

  法官趁著氣氛緩和,接過話茬:“叔,在法律規(guī)定了相鄰土地的使用人之間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就這樣,曾因截留農田灌溉用水鬧得不可開交的兩家,在法官說法和鄉(xiāng)賢說理下握手言和,像這樣的場景時常會在各村廊橋內上演……

  斜灘法庭將廊橋打造成鄉(xiāng)村矛盾化解的“集散地”,吸收鄉(xiāng)賢作為特邀調解員,選取法律關系簡單但證據單薄、矛盾尖銳的案件進行現場調解,形成“廊橋夜調”機制,設立廊橋巡回審判點,以案釋法,即提高了案件調解率,又達到了“審理一小件,教育一大片”的社會效果,助推基層治理工作走深走實。

  不僅如此,斜灘法庭發(fā)揮能動司法與鄉(xiāng)風民俗的結合點,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了諸如“趕圩速調”“家事分揀”等工作方式,把守望相助、鄰里和睦、重義守信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融入案件審理、糾紛調解全過程,抓前端、治未病,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從“化訟止爭”向“少訟無訪”轉變。

  據統(tǒng)計,三年來,斜灘法庭委派特邀調解員在糾紛萌芽階段化解案件767件,達到了立案受理案件總數36%,大量的矛盾糾紛在訴訟源頭就得到了化解。

  強服務,“小革新”折射“大作為”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法庭人員力量薄弱,為讓群眾體驗到更加便捷化的司法服務,斜灘法庭聚焦群眾實際需求,以“智慧”賦能司法,努力跑出數字時代“加速度”。

  壽寧縣平溪鎮(zhèn)某村村民小玲(化名)以丈夫在外工作,平;丶疑,對家庭沒有盡到應有的義務為由,欲與丈夫離婚。村委會干部調解未果,引導其通過壽寧法院在村委會設置的“訴服村村通”平臺尋求幫助。

  小玲遂通過該平臺連線斜灘法庭,庭長郭強聯(lián)系雙方了解情況后,認為雙方系自由戀愛結婚,且共同生活多年,生育一女,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礎,現雙方感情出現裂痕,但只要兩人能夠慎重考慮、理性對待,并非不可挽回。通過法官線上對雙方開展釋法說理和調解員老練耐心分析,最終以小玲撤訴結案。

  壽寧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許志鋒介紹,“訴服村村通的建設以‘操作簡、覆蓋廣、不增編、不建房’為原則,對村社現有硬件設施加以智慧化改造,用‘一根網線’串聯(lián)起人民法庭、調解員、網格員等解紛資源,打破傳統(tǒng)人民法庭服務鄉(xiāng)村振興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制約,將司法載體和觸角搬到群眾家門口。”

  據了解,斜灘法庭已在轄區(qū)68個行政村全覆蓋布設“訴服村村通”。

  聚合力,“小法庭”撬動“大治理”

  “郭法官,我們村老張在給李德春(化名)家打地基的時候因吊機脫鉤被砸傷了,現在人在醫(yī)院,但各方因為醫(yī)療費分擔問題鬧僵了,十幾個人在派出所相互推搡,您看看能不過來處理下?”一天晚上,鳳陽鎮(zhèn)鳳陽村的網格員聯(lián)系上法庭。

  考慮到法庭在處理群體性案件上的力量不足,郭強第一時間向鄉(xiāng)鎮(zhèn)綜治網絡發(fā)出預警,并與綜治成員單位派出所、司法所、老練調解工作室會商研究解決對策。鑒于該糾紛的緊迫性、復雜性,如果按照訴訟程序處理,案件審理周期長、訴訟成本較大,可能會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因此大家定下了“高效、穩(wěn)定、公平”的調解方針。

  “聯(lián)動小組”結合具體傷情、責任劃分等事實情況,多元共調,最終在當晚凌晨1點40分許,促成各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但辦案經驗豐富的郭強仍有預感調解方案的履行可能會有反復,囑咐網格員實時關注情況進展。不出所料,案件出現了反復情況,“聯(lián)動小組”連續(xù)三個晚上前往調解,最終當事人當場履行賠償義務,該起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這是近年來斜灘法庭整合內外部解紛資源,不斷擴大“朋友圈”的縮影。斜灘法庭以“寧人息事”無訟創(chuàng)建活動為契機,打造“深巷法庭+”多元解紛新模式,將矛盾糾紛解決功能嵌入網格化平臺,充分發(fā)揮網格員、村級調解組織力量,打造多渠道、多主體的矛盾糾紛排查預防分流跟蹤化解的工作閉環(huán),同時,助力各綜治單位優(yōu)勢互補、協(xié)調聯(lián)動,發(fā)揮大眾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矛盾不上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