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行傳統(tǒng)拜師禮 非遺“儒家拳”傳人收徒納新

  上香、磕頭、遞拜師帖、敬茶、賜入門書……31日,福建省級非遺“儒家拳”拜師收徒儀式在福州舉行。8名小武術愛好者遵循傳統(tǒng)的拜師禮儀,叩拜儒家拳第五代和香店拳第七代傳人潘立騰為師,正式成為其入門弟子。

新入門弟子宣讀拜師帖中 東南網記者 洪振威 攝
新入門弟子宣讀拜師帖中 東南網記者 洪振威 攝
拜師現場合影留念 東南網記者 洪振威 攝
拜師現場合影留念 東南網記者 洪振威 攝
新弟子孔嘉禾向師父潘立騰敬茶。東南網記者 洪振威 攝
新弟子孔嘉禾向師父潘立騰敬茶。東南網記者 洪振威 攝

  在今日的拜師現場,一系列拜師儀式傳統(tǒng)而隆重。在潘立騰的帶領下,所有弟子一起向先師上香;師叔長輩入位,師父落座,拜師者家長向師父授戒尺;8名新入門弟子孔嘉禾、孔繁熙、林梓涵、吳詩媛、林自在、陳卓煒、黃熙博、李芷瑤在同門長輩的見證下,誦讀拜師帖,表達入門意愿;潘立騰點頭收下拜師帖后,再接受拜師者的敬茶。喝過茶的潘立騰將儒家拳的入門書送給弟子,并向弟子賜號方才禮成;同時入室弟子列位,師父授堂號牌,行加冠禮。

  在潘立騰看來,武術和武德蘊含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里,具有十分豐富的精神內涵,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傳承武術中所融入的“運動變化觀”“動靜觀”和“虛實觀”等哲學思想。”

  借助傳統(tǒng)武術的拜師禮,告訴新入門弟子什么是武術的責任感。潘立騰認為;“目前武術的傳統(tǒng)拜師禮比較少見了,之所以要舉行拜師禮,就是要讓弟子懂得尊師重道,也讓武術的傳統(tǒng)禮儀得到傳承,讓弟子有入門的歸屬感,使儒家拳在生生不息的傳承里歷久彌新!

  儀式現場,潘立騰宣布,8名新弟子拜師后,儒家拳已有133名弟子。記者注意到,這8名新弟子中,年齡最小的李芷瑤出生于2020年,年僅3周歲。活動現場還開展了精彩的武術表演,展現儒家拳的特色與魅力。同時還舉辦了福州市傳統(tǒng)武術協(xié)會年會。

  拜師禮也得到家長們的肯定,不少在場家長在接過孩子感恩茶時表示:“很欣慰“看到孩子成長了,希望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領悟練武的內涵。

  此外潘立騰還向到場嘉賓介紹:“在2024年,儒家拳還將繼續(xù)傳承發(fā)展,配合文化旅游部的武術課程錄制,在鍛煉身體,磨礪心性的同時,讓儒家拳走得更遠!

  儒家拳作為福建省傳統(tǒng)武術,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分為儒法、魚法、雞法、狗法共四種拳法。在傳承人潘立騰的發(fā)揚下,成立福州市傳統(tǒng)武術協(xié)會專門機構,促進儒家拳蓬勃發(fā)展。(記者 洪振威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