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教育廳等十四個省直有關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統(tǒng)謀劃在福建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在福建教育強省建設中寫好中小學科學教育新篇章。
作為全面部署福建省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專門文件,《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學科學教育質效,兼顧拔尖人才重點培育和中小學生群體科學素養(yǎng)普及發(fā)展“點、面結合”的雙重目標,遵循系統(tǒng)優(yōu)化、資源集成和統(tǒng)籌聯動的總體思路,立足學校主陣地和社會大課堂兩大陣營,積極盤活、系統(tǒng)集成各方科學教育資源,統(tǒng)籌協(xié)調相關部門、領域、行業(yè)齊抓共管、凝聚合力,打造更加完善立體的福建省中小學科學教育新體系。
《措施》提出,要夯實學校科學教育主陣地。深化科學課程教學改革,鼓勵支持學校深入實施啟發(fā)式、探究式教學。提升科學實驗課程質效,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加強科學教育校內資源建設,資金和項目上優(yōu)先向革命老區(qū)、原中央蘇區(qū)、邊遠薄弱縣區(qū)、薄弱學校傾斜。促進學?茖W教育實踐活動提質,推動科學教育實踐活動常態(tài)化、制度化開展。積極開展科學教育主題課后服務,引導支持有興趣的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深入系統(tǒng)地開展科學探究與實驗。重點開展省級科學教育特色校建設評選工作,2024年至2026年期間共遴選100所左右科學教育特色校,給予資金補助等支持。
《措施》強調,要拓展科學教育社會大課堂。開展“百家千所”免費開放活動,將科技館、博物館、高校及科研院所實驗室等納入科學教育社會課堂“百館千所”陣地集群,形成中小學生科學教育社會資源清單。提升社會科普場所的科學教育功能,鼓勵各類館所基地開發(fā)面向中小學生的公益性精品科普活動。以項目引領科學教育社會大課堂建設,組織實施“科學家進校園行動”“科普進萬家行動”“少年科學院計劃”等重點項目。培育福建特色科普品牌活動,打造一批接地氣、有熱度的科學教育宣傳精品項目。吸納校外科學人才助力校內科學教育,推動中小學校聘任校外專家學者、退休科技工作者等擔任科學副校長和科技輔導員。發(fā)揮閩臺地緣優(yōu)勢,促進海峽兩岸和國際青少年科學教育交流。
《措施》要求,要做好相關改革配套銜接。深化教育考試評價改革,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考試內容體系,把學生參加科學教育實踐活動的表現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持續(xù)完善人才選拔培育機制,提高基礎研究人才和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培養(yǎng)效率,強化科技特色高中的培育。要發(fā)揮競賽活動引領帶動作用,指導中小學生理性選擇參加“白名單”競賽,發(fā)現并引導有潛質的學生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引導科技類校外培訓規(guī)范發(fā)展,各地可制定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參與課后服務辦法,為學?茖W教育提供有益補充。
《措施》還提出,強化保障支撐引領。建立教育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機制,共同推進科學教育工作走深走細。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各地各校探索建立科學類課程教師多元評價和激勵機制,在工作量認定、職稱評審、績效分配方面予以傾斜。強化專項經費保障和監(jiān)測指導,為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提供有力支撐保障。(記者 馮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