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信訪局向社會公布全面實施依法處理信訪事項“五化”“四到位”路線圖,進一步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規(guī)范化水平。
“五化”“四到位”路線圖即省信訪局依據《信訪工作條例》,建立健全“預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辦理法治化、監(jiān)督追責法治化、維護秩序法治化”的“五化”機制;構建“受理→調解→三級辦理→法院審理→檢察院法律監(jiān)督→人大監(jiān)督”的信訪事項處理鏈條,把信訪部門分清性質、明確管轄,轉辦督辦到位,職能部門對信訪事項依照法律規(guī)定和程序按時處理到位,監(jiān)督部門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公職人員堅決問責到位,政法機關對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依法處理到位等“四到位”要求嵌入其中,形成信訪工作責任閉環(huán)。
網上信訪妥善處理
“沒想到一個普通的網上信訪,能夠引起信訪部門的高度重視,及時解決了我的大難題。”近日,信訪人蔡某儀對相關信訪部門工作人員表達感激之情。
蔡某儀于2020年9月入職泉州的一家文化教育咨詢公司,后于2023年3月離職。蔡某儀離職后,發(fā)現用人單位未按規(guī)定為其正常繳納醫(yī)社保,經與用人單位多次協(xié)調未果,蔡某儀便通過福建省網上信訪平臺反映,向當地信訪局提出信訪。泉州市鯉城區(qū)信訪局受理該訴求件后,經研判,認為信訪人反映的訴求實際涉及用人單位參保登記和申報繳費兩個問題,故將不同的信訪問題轉交人社部門和稅務部門分別辦理。最終,該用人單位的違法問題得到全面整改,信訪訴求得到妥善處理。
據了解,在本案中,信訪部門對信訪訴求進行初步分析判斷,對屬于依法分類渠道處理的事項,按照單位工作職責和職能權限,分清性質、明確管轄,依法轉辦、交辦。兩家交辦單位均認真審查信訪訴求、主動對接協(xié)商,在法定期限內作出是否受理決定,并依法告知信訪人。
信訪事項經依法受理后,受理單位認真進行調查核實,不僅聽取信訪人的陳述,還在與涉事方的溝通過程中發(fā)現普遍性、深層次的問題。經依法跟蹤督辦,受理單位積極主動作為,在依法依規(guī)、公平公正處理個案問題的同時,強化對類案問題的源頭預防與提前化解,大大提升了信訪化解的質效。
糾紛積案得以化解
“路線圖”明確了各級各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從源頭預防和減少各類矛盾糾紛。省級領導信訪接待下基層,帶動各級領導干部積極開展開門接訪、進門約訪、登門走訪、上門回訪;建立各級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牽頭抓總、信訪部門逐級排查、職能部門系統(tǒng)排查的矛盾糾紛“三維”摸排體系,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依托“省長信箱”,連接各級領導“網絡留言板”、政務熱線和“12345”平臺、信訪信息系統(tǒng)等,搭建人民意見建議征集體系。2022年以來,全省通過信訪渠道征集民生建議2.8萬條。
位于長汀縣四都鎮(zhèn)同仁村的溫屋、紅橋兩個村民小組山場相鄰,雙方就林權的歸屬、林地面積和界線產生糾紛。不久前,長汀縣信訪局接到群眾來訪后,函商四都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啟動訪調對接。調解委員會結合信訪人已依法申請行政復議的背景,聯合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權糾紛調處辦,積極尋求雙方利益訴求的最大公約數。最終雙方均作出一定讓步,當場簽訂人民調解協(xié)議書。
“路線圖”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規(guī)范指引。省信訪局通過“信訪云”系統(tǒng),聯通全省8211家機關單位、163家信訪機構,構建“信、訪、網”一體化服務矩陣,確保涉法涉訴類信訪事項準確分流到政法部門,行政類信訪事項及時轉督辦到責任單位。
“路線圖”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公職人員堅決問責到位;對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依法處理到位。省信訪局建立健全信訪工作“聯督聯辦”制度,聯合職能部門,定期視頻調度和每月實地督導重點工作;各級信訪部門采取約談提醒、情況通報、掛牌督辦等多種形式行使“三項建議權”;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常態(tài)化聯系有關地方和信訪部門,強化共同督辦追責機制,倒逼信訪工作責任落地落實。
為保障“路線圖”的順利實施,省信訪局堅持信訪普法“宣教并舉”,切實將宣教、解讀、答疑融入日常工作。對于個別信訪人員違法上訪、嚴重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的行為,相關政法單位也依法加大打擊、規(guī)范力度。
為推動群眾信訪事項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層。截至目前,省市縣鄉(xiāng)村逐級設立1.9萬個信訪評理室,成立評理員庫。2022年以來,全省評理化解群眾矛盾糾紛2.3萬件;全省信訪事項按期受理率和按照辦結率達100%,群眾對信訪工作滿意度不斷提升。(記者 何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