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莆田!

秋天的第一次city walk

就從莆田開始吧……

秋天的莆田美不勝收

莆田工藝美術(shù)城。蔡昊 攝
莆田工藝美術(shù)城。蔡昊 攝

或許

你沒有去過莆田

關(guān)于莆田的故事,你一定有所耳聞

莆田入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再次吸引大眾的目光

它憑啥入選?

東方廿五坎。蔡昊 攝
東方廿五坎。蔡昊 攝

莆田

古稱“興化”

位于福建沿海中部

自南朝置縣以來

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建制史

是媽祖文化的發(fā)祥地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

也是我國農(nóng)耕治海文明的代表

和明清時期海防體系的重要陣地

東陽村三世五進士。蔡昊 攝
東陽村三世五進士。蔡昊 攝

莆田文化昌明,科甲鼎盛

南宋咸淳元年(1265)

度宗皇帝盛贊:“莆,文獻之邦也”

據(jù)載,宋代每42名進士中就有1名莆仙人

歷史上,莆田出了2482名進士

及21名狀元、17名宰輔

“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家訓(xùn)流傳至今

木蘭陂。蔡昊 攝
木蘭陂。蔡昊 攝

莆田歷史底蘊深厚

木蘭溪流域

距今2萬多年前便有人類活動

山邊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發(fā)現(xiàn)

也佐證了木蘭溪流域

是福建地區(qū)古人類活動較為頻繁的區(qū)域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qū)。蔡昊 攝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qū)。蔡昊 攝

始建于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

的莆田古城

至今仍保留有清晰完整的子城格局

和三橫三縱的街巷布局

各具特色的官式大厝和宗教建筑點綴其中

別有一番風(fēng)情和韻味

綬溪荔枝林帶。蔡昊 攝
綬溪荔枝林帶。蔡昊 攝

“荔城無處不荔枝,金復(fù)平疇碧復(fù)堤”

文學(xué)家郭沫若的詩句

詮釋了莆田別稱“荔城”的由來

莆田種植荔枝有一千多年歷史

夏季荔紅時,水畔紅果低垂

食客、游客紛至沓來

龍眼、枇杷、文旦柚和荔枝

并稱莆田的“四大名果”

木蘭溪。蔡昊 攝
木蘭溪。蔡昊 攝

莆田水系發(fā)達

“母親河”木蘭溪干流總長105公里

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

于2017年獲評“全國十大最美家鄉(xiāng)河”

城市綠心。蔡昊 攝
城市綠心。蔡昊 攝

65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態(tài)綠心

與莆田古城“枕山襟海、藏風(fēng)納氣”

的城址環(huán)境相得益彰

塑造出“山中有城、城中有田"

的城市山水格局

春祭大典結(jié)束后,湄洲媽祖祖廟媽祖神尊回鑾。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春祭大典結(jié)束后,湄洲媽祖祖廟媽祖神尊回鑾。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莆田有千年信俗——媽祖文化

媽祖信俗在全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qū)

擁有3億多敬仰者

臺灣三分之二人口都是媽祖敬仰者

媽祖祭典與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

并稱為“中華三大祭典”

湄洲媽祖祖廟正成為

全球媽祖敬仰者的心靈殿堂

媽祖信眾守夜“上頭香”慶媽祖圣誕。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媽祖信眾守夜“上頭香”慶媽祖圣誕。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2009年9月30日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媽祖信俗”列入

世界《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chǎn)

媽祖身份證能夠購買動車票、飛機票。蔡昊 攝
媽祖身份證能夠購買動車票、飛機票。蔡昊 攝

沒實名,寸步難行

“海上和平女神”媽祖原名林默

是第一位擁有身份證號碼的神明

出省、出境、出國巡安

都是實名制購買動車票、飛機票

湄洲島媽祖像。蔡昊 攝
湄洲島媽祖像。蔡昊 攝

天下媽祖,祖在湄洲

莆田市湄洲島因形似娥眉而得名

有號稱“天下第一灘”的九寶瀾黃金沙灘

有“天然盆景”之絕的日紋坑

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鵝尾山

湄洲媽祖石雕像屹立在

海拔95米的湄洲媽祖祖廟山之巔

……

市民在福建莆田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qū)游覽。中新網(wǎng)記者 呂明 攝
市民在福建莆田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qū)游覽。中新網(wǎng)記者 呂明 攝

來旅游

聽不懂莆仙話?

讓全國人民都聽不懂的莆仙話

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語言?

莆仙話是莆田特有的一種方言

被喻為“中原古漢語活化石”

保留了唐代以前的古漢語和古百越時期

的語言遺存

興化歷史文化街區(qū)的方言展示板吸引游客。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興化歷史文化街區(qū)的方言展示板吸引游客。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了解莆仙話

得從聽一場莆仙戲開始

莆仙戲源于唐

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用莆仙方言演唱

聲腔極為獨特

至今仍保留不少

宋元的音樂元素、古老劇目及表演形式

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

莆仙戲《踏傘行》。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莆仙戲《踏傘行》。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2006年,莆仙戲入選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23年,莆仙戲《踏傘行》登上央視春晚

并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

九鯉湖。蔡昊 攝
九鯉湖。蔡昊 攝

觀一處景,做一場夢

位于莆田市仙游鐘山鎮(zhèn)的

九鯉湖值得一去

作為中國祈夢文化發(fā)源地

九鯉湖景區(qū)海拔590米

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稱

尤以飛瀑為最

素有"九鯉飛瀑天下奇"之美譽

九鯉湖。蔡昊 攝
九鯉湖。蔡昊 攝

《千里江山圖》“四疊雙瀑”中的

“雙瀑”即取景于九鯉湖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

把九鯉湖與武夷山、玉華洞并稱"福建三絕"

吉尼斯世界紀(jì)錄最長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吉尼斯世界紀(jì)錄最長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莆田木雕名聲在外

興于唐宋,盛于明清

素以“精微透雕”聞名于世

吉尼斯世界紀(jì)錄最長木雕作品

《清明上河圖》

現(xiàn)存于春暉木雕藝術(shù)館內(nèi)

莆田市美術(shù)館可現(xiàn)場見證

百米大型木雕《京杭大運河》的創(chuàng)作場景

南少林。蔡昊 攝
南少林。蔡昊 攝

少年游,總有武俠夢

何不去位于莆田荔城區(qū)西天尾鎮(zhèn)

的南少林寺看看

南少林寺前身為“林泉寺”

建于唐貞觀年間(公元577年)

經(jīng)歷了興廢幾度1986年

考古學(xué)家發(fā)現(xiàn)莆田少林寺遺址

1992年

福建省在遺址上重建了莆田南少林寺

擺棕轎。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擺棕轎。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仙游元宵游燈。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仙游元宵游燈。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打鐵花。蔡昊 攝
打鐵花。蔡昊 攝

如果你正愁明年元宵節(jié)去哪兒玩?

擺棕轎跳火、打鐵花、板凳龍圈燈……

全國最長的元宵節(jié)就在莆田

始于正月初三,止于二月初二

還形成了“十里不同風(fēng),一村一習(xí)俗”

的民俗文化

后黃村。蔡昊 攝
后黃村。蔡昊 攝

莆田是著名僑鄉(xiāng)

感受中西方文化交融就得走進華僑村

進入西天尾鎮(zhèn)后黃社區(qū)

道路兩側(cè)滿目青翠

田園與舊民居相映成趣

猶如走進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后黃社區(qū)從知名華僑村到鄉(xiāng)村旅游景區(qū)

先后獲得“省級文明社區(qū)”

“中國最美鄉(xiāng)村”等榮譽稱號

北碉樓。蔡昊 攝
北碉樓。蔡昊 攝

莆田

氣候宜人,溫暖濕潤

一座終年鮮花爭艷

四季佳果飄香的城市

媽祖髻。蔡昊 攝
媽祖髻。蔡昊 攝

AI也去了趟莆田

來看看AI眼中的莆田

人這一輩子總要去一趟莆田

梳媽祖髻、品媽祖面

去發(fā)現(xiàn)莆田厚重的文化與歷史

去感受那獨一無二的

莆田韻味和風(fēng)情

  作者:葉秋云 呂明

  制圖:中新AI實驗室

  編輯:高雅曼

  責(zé)編:彭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