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莆田:“船”承非遺 祈福迎祥

  22日是端午佳節(jié),莆田城廂區(qū)靈川鎮(zhèn)東進村東汾五帝祖廟廣場上人頭攢動,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一年一度的非遺民俗文化活動——“送王船”正在這里火熱舉行。

  送王船也稱燒王船、祭王船等,是我國沿海先民在明代創(chuàng)造的撫慰、祭祀海難遇難者的儀式,包括糊船、祭船、化船等,寄托了人們祛邪、避災、祈福、平安等諸多美好愿望。隨著海上貿易的發(fā)展,該習俗逐漸傳播到東南亞地區(qū),是中華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傳播與交融的生動例證。送王船習俗于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020年12月被認定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船被點燃后火光沖天,烈焰飛騰。蔡昊 攝
王船被點燃后火光沖天,烈焰飛騰。蔡昊 攝

  當天傍晚,在淅淅瀝瀝的雨中,一艘高大精美的雙帆紙扎王船被抬到廟埕中央,古老神秘的送王船祭祀儀式就此開始。只見王船船頭處繪有上古圖騰“龍虎瑞獸”,霸氣的獸頭上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威視前方。船上扎有戲臺、吹鼓樓、兵將、神像等,巍峨壯觀,搭貼精巧,造型逼真。王船兩側還畫著波浪和魚、蝦、蟹等圖案,栩栩如生。

  儀式最后,眾人高聲吆喝著,大鑼開道,長號轟鳴,銃槍齊放,豎立著“代天巡狩”和“欽命瘟部司”雙帆的王船被抬到貢銀堆上點燃,多只小紙船也陸陸續(xù)續(xù)地被投入火堆中焚化,整個送王船習俗達到了高潮。霎時間,火光沖天,烈焰飛騰,方圓幾里內都能看得見。

  糊船即紙扎,是送王船習俗里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糊的王船分為龍舟和鳳船。早在5月中旬,51歲的東汾林氏紙扎傳承人林慶森便帶著家人和徒弟開始制作王船。王船主船長二丈八尺,寬七尺,桅高二丈四尺,以杉木竹為骨架,用白紙做底,加手工色紙裱制,整整花了一個月時間才完成。“王船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全是細碎的手工活,需要耐住性子沉下心來做!绷謶c森說。

  林慶森的祖上林朝高是東汾林氏紙扎創(chuàng)始人,這門手藝迄今已傳承了六代。頗有繪畫天賦的林慶森,自幼受家庭氛圍熏陶,對紙扎工藝情有獨鐘,加上個性沉穩(wěn),四個兄弟中只有他堅持了下來,成為職業(yè)紙扎手藝人。出眾的紙扎工藝讓他成為遠近聞名的“紙扎達人”,吸引來不少同行拜訪學習。2014年,林慶森的紙扎作坊被授予“閩臺送王船習俗傳習所”稱號。

  始建于唐代的東汾五帝廟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供奉黃帝、赤帝等五帝遠近聞名,在閩臺兩地享有盛名。村民們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燒化龍舟,既敬謝五帝也為驅邪避災。

  五帝廟內至今仍珍藏著5幅關于送王船習俗的明清古畫,其上詳細描繪了當時東進村送王船習俗以及當時民眾的文化生活、交通、建筑等。林慶森透露,王船便是依照清代畫作《五帝顯圣抗海御寇》《五帝回鸞民眾歡慶圖》中的龍船樣式制作的,其制作工藝已歷經四五百年,集剪紙、貼花、畫圖、造型等于一體。

  如今,東汾送王船習俗早已不再是一項簡單的民俗活動,也成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增進兩岸民眾交流溝通、推動鄉(xiāng)村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文化載體,被賦予了更多時代內涵和價值。(記者 陳盛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