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詩性教育”對中小學校育人方式轉變的啟示

  編者按:面對社會之風的浮躁與迷茫,人們的靈魂亟需棲息之所。在“雙減”大背景下,如何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成為師生向往和留戀的地方?“詩性教育”正應其時,我國“詩性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和踐行者柳袁照先生,幾十年來在教育一線辛勤耕耘,“詩性教育”是他多年的追求和收獲,他本身就是“詩性教育”的一部浪漫曲。他的微笑,既有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邁,也有歷經(jīng)滄桑以后的春溫,恰似高山流水、彩云追月。

柳袁照校長
柳袁照校長

  2022年12月30日 ,福建省教育廳印發(fā)《關于公布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系統(tǒng)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有關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其中《詩性教育對基礎教育學校育人方式轉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是我省有組織的教育科研項目,由德旺基礎教育研究院組織實施,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湯向明和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殷世東教授領銜負責,德旺基礎教育研究院榮譽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翟小寧擔任顧問,時任蘇州十中校長、“詩性教育”創(chuàng)始人柳袁照擔任此項目總指導。

柳袁照在泉州市
柳袁照在泉州市
柳袁照與“詩性教育”項目組部分成員
柳袁照與“詩性教育”項目組部分成員

  福建省也在積極探索“詩性教育”的本土化實踐途徑。為促進項目實踐學校之間的交流與互動,2022年12月3日,“詩性教育”研究項目組全體成員在泉州市豐澤區(qū)東星實驗小學召開了工作部署會議,11所“詩性教育”實踐基地學校圍繞“詩性教育是什么?育人方式指什么?“詩性教育”與育人方式之間的契合點是什么?為什么要開展“詩性教育”,對育人方式轉變有何意義和價值?如何在學校開展“詩性教育”與育人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等幾個問題,從詩性課程育人、詩意課堂育人、詩意評價育人等角度進行匯報,交流了對“詩性教育”在實踐方面的理解和認識,泉州市教科所湯向明所長做總結,對項目的目的、意義、研究途徑進行系統(tǒng)闡釋,與參與學校共同探索“詩性教育”在基礎教育學校中的育人作用和新途徑。2023年2月15日,省級有組織的教育科研項目《詩性教育對基礎教育學校育人方式轉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培訓活動在晉江市毓英中學舉行。項目組作開題報告,全面介紹研究的總體框架思路,厘清項目研究重難點,明晰研究技術路線,明確研究預期成果,同時也表示項目組將從教育理論層面深度思考,提高成果層次,以真正厘清詩性教育與育人方式的內(nèi)涵、關系、類型、策略方法等內(nèi)容。項目組總指導柳袁照校長作專題培訓講座,德旺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李迅實地調(diào)研,泉州市教科所所長湯向明及相關教研員,11個項目基地校成員代表共40多人參與培訓。據(jù)悉,“詩性教育”現(xiàn)場觀摩會將于2023年5月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由“詩性教育”研究項目組負責。現(xiàn)場觀摩會將以“詩性教育,推動基礎教育學校育人方式轉變”為主題,設置主論壇和分論壇,邀請柳袁照先生、“詩性教育”項目負責人、“詩性教育”項目實踐單位代表作“詩性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主論壇的主旨報告、專題匯報與實踐推介。分論壇以“詩性審美課堂教與學方式改革創(chuàng)新”為主題,設置課堂展示課、學術研討與交流、專家點評等內(nèi)容,通過開展詩性教育實踐探索與研討,充分發(fā)揮教育科研對于學校改革與發(fā)展的支撐、驅(qū)動、引領作用,推進基礎教育學校育人方式的思考、實踐,力爭推出高質(zhì)量的研究成果,促進新型育人方式的優(yōu)化。

  “詩性教育”是時任蘇州十中校長、詩人柳袁照的畢生心血,其成果通過其多年在蘇州十中的成功實踐而聞名于國內(nèi)教育界。詩性教育內(nèi)涵豐富,有人性的、文化的和審美的。它是以學生、教師、校長的健康、快樂、自由發(fā)展為教育的第一位的;是以學生、教師、校長都必須有繼承和創(chuàng)造優(yōu)秀文明的文化自覺的態(tài)度、情感、行動為前提的;是以學生、教師、校長都學會了解、敬畏、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為使命的!霸娦越逃笔且环N以“浸潤”和“體驗”為特征的教育,它讓教育成為一種自然的流露和呈現(xiàn),包括人性倫理、文化、審美三個教育內(nèi)涵層面,并以“本真、唯美與超然”為基本特征!霸娦越逃辈坏扔凇霸姼杞逃,也不是“詩性”與“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素質(zhì)教育的特色化、個性化、校本化實施。它是基于對中華民族文明價值的理解與認同的一種素質(zhì)教育理念與模式,既立足于時代的發(fā)展,又著眼于當下心靈滋養(yǎng)的迫切需要,依托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與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著眼人的成長與發(fā)展,進行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對當今教育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

蘇州十中校園
蘇州十中校園

  我國東西部各省都有一些學校在進行“詩性教育”的具體實踐,“詩性教育”正在哈爾濱十中有特色、有個性的推進,成都、鄭州等地也在以不同形式開展“詩性教育”的實踐。讓“詩性教育”走進學生,主要從以下六種向度展開。首先,詩意校長的培養(yǎng)。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引領者著一所學校的發(fā)展方向和辦學品格,而富有詩意的校長正是詩性教育的思想靈魂和領跑者。校長的詩人氣質(zhì)和詩意風格必定會引領著學校文化具有濃厚的審美意趣,并浸潤、涵養(yǎng)著學生的積極生命。其次,營造詩意的校園。抓住“審美、人文、感恩、生命、智慧和創(chuàng)造”六個主題詞,把校園改造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過程,并不斷升華學校文化,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校本課程來構建,從而鍛造學校文化之魂,塑造學校文化精神。再者,構建詩性的課程文化。課程文化,作為學校核心文化之一,它的構建對推動師生教與學的幸福生活起著促進作用,構建詩性的課程文化過程,也是師生享受學習樂趣、體會成功喜悅、感悟生命價值的過程。構建詩性的課程文化時,要強調(diào)課程在人的全面發(fā)展中的價值取向;強調(diào)科學與人文并舉的課程文化觀;強調(diào)回歸人的生命與生活的課程生態(tài)觀;強調(diào)課程的均衡化設計與民主化的課程政策等。接著,建構閃爍道德光彩的審美課堂。具體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構建基于當前考試制度下的有效課堂;二是基于理想詩性教育的有效課堂!霸娦越逃钡挠行дn堂是道德的、審美的,是直抵人心的,是有思維品質(zhì)的,是本真的又充滿理想的,是愉悅的又是深刻的。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認知規(guī)律,注意習慣與成績的統(tǒng)一,把課堂與課外結合起來,建構“詩性教育”的課堂文化,從而形成一種對生命的理解、關懷與尊重;這種課堂文化,是能夠充分激活學生以及教師的情感、思維、認知狀態(tài)的文化。然后,提倡教師過一種簡單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堅持教師與學生平等的理念,不“圈養(yǎng)”教師,給他們自由、創(chuàng)造的空間,提倡將教師的幸福融入于學生的快樂之中。最后,以詩心化育學生!霸娦越逃币詫W生的需要、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健康幸福成長為出發(fā)點,其思想或主張必須回答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yǎng)人兩大命題,“詩性教育”服務的對象是當下的學生。把責任、生命同求知放在一個共同的教育平臺,沉淀敏感、擺脫喧囂與浮躁,充滿情感又融入理性思維,凝練人生的品質(zhì)和內(nèi)涵,讓學生品性的長進和知識的攝取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