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向東渠:劈山跨海造長河

  1973年3月12日,向東渠引水工程竣工通水,長達85.81公里的大型引水工程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漳州市云霄、東山兩縣大地上。

穿梭在崇山峻嶺間的向東渠(謝勤杰 攝)
穿梭在崇山峻嶺間的向東渠(謝勤杰 攝)

  這條由五萬多位建設者“一釬一錘”“肩挑鋤挖”建成的人工天河,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兩縣千余年的生活生產(chǎn)用水困難問題,實現(xiàn)了兩縣40萬人民群眾盼水的夙愿。

  半個世紀過去,向東渠依然哺育著兩縣萬千兒女。

  “引水工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向東渠建設前,干旱是云霄人抹不去的痛苦記憶。

  雖有漳江穿城而過,由于河床低,只能任由漳江水奔流入海,云霄人民世世代代“守著漳江種旱田”。據(jù)云霄《縣志》《水利志》記載:從宋代至新中國成立的800多年間,云霄縣發(fā)生嚴重干旱二十余次。

李文慶在云霄縣興建向東引水工程誓師大會上作動員報告(資料圖片)
李文慶在云霄縣興建向東引水工程誓師大會上作動員報告(資料圖片)
1970年9月3日,云霄縣向東引水工程誓師大會(謝鵬志 供圖)
1970年9月3日,云霄縣向東引水工程誓師大會(謝鵬志 供圖)

  1969年底,南下干部李文慶調(diào)到云霄縣,1971年任縣委書記。上任伊始,他就目睹了云霄、東山兩縣人民遭遇嚴重旱情。李文慶多番深入調(diào)研后意識到,不徹底解決水利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旱災。

  于是,他召集云霄縣領導班子經(jīng)過數(shù)次研討,擬定了一個大膽計劃——從漳江上游馬鋪筑壩攔水、建渠引水,沿途灌溉云霄旱區(qū)。

  當時國家經(jīng)濟困難、技術落后,甚至造橋鋪路的基本設備都沒有,要想建設一條貫穿全縣的引水渠,仿佛天方夜譚。頂著諸多質(zhì)疑和反對,李文慶和水利部門干部反復論證,權衡利弊,最終經(jīng)審慎研究后,做出建設向東渠的決策。

  1970年5月3日,云霄縣成立“向東渠引水工程籌建處”。

  1970年8月30日,“籌建處”改為“向東渠引水工程指揮部”,并成立工程領導小組,李文慶任組長。

  1970年9月17日,向東渠引水工程全線動工。

  “共產(chǎn)黨派我們來干什么?就是要為人民服務,不管再困難,只要做對人民有利的事,人民肯定會支持。”他說,“從漳江引水這么大的工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就是勞民傷財,要成千古罪人的。”

  “水不過東山,向東渠不算勝利”

  與云霄縣隔海相望的東山縣,是一個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海島,全縣沒有一條溪流,百姓們打了數(shù)百口井,提上來的水又苦又咸又澀。

世坂渡槽(謝勤杰 攝)
世坂渡槽(謝勤杰 攝)
云霄峰頭水庫,向東渠是峰頭水庫的主干渠(謝勤杰 攝)
云霄峰頭水庫,向東渠是峰頭水庫的主干渠(謝勤杰 攝)

  引水渠之所以取名“向東”,除有時代特點外,在李文慶的構想中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要把引水渠建設原定計劃,拓展延伸到東山縣境內(nèi),向干旱尤為突出的鄰縣東山送水。

  1971年,向東渠開工一年后,李文慶向東山縣領導劉華堂主動提出共建向東渠的建議,并表示“水不過東山,向東渠不算勝利!”

  東山縣隨即組織干部到云霄工地考察,很快做出積極回應:“我們要跨出海島,與云霄人民一道,同心共建向東渠,驅除旱魔。”

  1971年9月,東山成立指揮部,12月正式動工。他們主動承擔了在云霄境內(nèi)建一座滾水壩,打通兩個隧洞,開挖建設30多公里長的渠道,架設4000多米長的渡槽任務。

  用意志和血汗矗立起的豐碑

  “向東天上水,渠內(nèi)領風騷。過洞開虹吸,凌空架渡槽!

  從漳江上游至東山海峽,百里工地,紅旗飛揚,5萬多位建設者冬冒嚴寒,夏頂烈日,在荒山野嶺安營扎寨,奮戰(zhàn)了近千個日夜……

  雖然當時做好了各種準備,建設者也熱情高漲,但工程的難度依然難以想象——資金匱乏、物資短缺、材料難尋、器械簡陋、技術落后、糧食緊張……克服這些困難只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李文慶常說:“我們要發(fā)揚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精神,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

建渠開路缺乏機械,靠一釬一鎬完成挖掘任務(謝鵬志 供圖)
建渠開路缺乏機械,靠一釬一鎬完成挖掘任務(謝鵬志 供圖)
打石匠開鑿石料(謝鵬志 供圖)
打石匠開鑿石料(謝鵬志 供圖)
建設者們正在安裝墩頂小拱模(謝鵬志 供圖)
建設者們正在安裝墩頂小拱模(謝鵬志 供圖)

  于是,生產(chǎn)隊自搭工棚、自辦伙食、自計工分;社員們自帶工具、自帶糧食、自帶鋪蓋;工程技術人員自己勘察、自己設計、自己施工;工具鈍了自己鍛,畚箕破了自己補,沒有炸藥用鐵鍬鋤頭挖,沒有拖拉機就用板車拉……據(jù)統(tǒng)計,向東渠工程云霄縣總投資1074.4萬元,其中縣里自籌100多萬元,生產(chǎn)隊投入和社員投工投勞折價403萬元,占了工程總投資的五分之二。

  由于財政困難,向東渠渡槽改用石材建設,整個工程需用規(guī)格石3.5萬立方米。一時間,云霄、漳浦兩縣交界的梁山聚集著幾千名打石匠,各類手推車、獨輪車甚至人民的自行車運石隊,往返于打石場與工地,平均來回34公里,日復一日拉了200多萬公里,可謂“千車萬載運石忙”。

  長期的革命斗爭歷練,讓李文慶深知必須充分發(fā)揮黨的堅強領導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并將軍隊建制引入向東渠建設中,任命公社黨委書記為民工團團長,其下設營、連、排、班,將建設任務層層下達,確保了黨的領導貫穿于籌劃、動員、施工、突破難關和后勤保障全過程。

向東渠八尺門段(謝勤杰 攝)
向東渠八尺門段(謝勤杰 攝)
施工中的向東渠(謝鵬志 供圖)
施工中的向東渠(謝鵬志 供圖)

  為了趕進度,李文慶天天都在各處工地上奔走督促,每次騎著自行車總是馱上幾包沙子。在黨員干部帶動下,工地上自發(fā)組建了一批“青年突擊隊”“鐵姑娘突擊隊”,哪里有困難,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共產(chǎn)黨員沖鋒在前。

  建設向東渠,云霄的東廈、火田、列嶼、和平4個公社并沒有直接受益,但社員們在公社和大隊帶領下,從山區(qū)、沿海徒步數(shù)十公里,以戰(zhàn)天斗地的干勁參與建設。東廈公社承擔的渡槽建設總長885米,難度最大,槽墩最高達31米;鹛锕邕有兩位生產(chǎn)隊長因公倒在工地上。

千車萬載運石忙,風雨無阻闖難關(謝鵬志 供圖)
千車萬載運石忙,風雨無阻闖難關(謝鵬志 供圖)
車頭嶺8萬立方米土方靠肩挑過陡坡(謝鵬志 供圖)
車頭嶺8萬立方米土方靠肩挑過陡坡(謝鵬志 供圖)

  引水進東山島,表面看只是在施工圖上向前延伸了一步,難度卻因此幾何級上升——3次改線、提高壩址、加寬渠道、提高水流量……為了讓水進入東山縣后能自流灌溉,工程設計數(shù)易其稿。

  東山縣也備受鼓舞,派出1萬多位建設者參與云霄境內(nèi)水渠、滾水壩、隧洞等建設任務。據(jù)建設者回憶:“當年,東山人民爭先恐后報名參加,出現(xiàn)了‘父子爭上場、兄弟齊參戰(zhàn)、姑嫂同上陣、夫妻共遠征’的感人場面!

  云霄和東山兩縣因水而困的人民,也因水而緊緊地奮戰(zhàn)在一起。兩縣人民用意志和血汗矗立起一座歷史豐碑,跨越東山海峽的八尺門渡槽是他們團結協(xié)作,共同建設的成果。

  “土洋結合”如何造就全國科學大會獎

  戰(zhàn)頑石、斗激流、搞爆破、排險情,劈開石獅山、削平雙溪巖、填實虎頭坳、穿越南溪谷……向東渠的施工難度前所未有,在水利工程史中也是一個創(chuàng)舉。其中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于技術難題。

安裝倒虹吸管內(nèi)木模(謝鵬志 供圖)
安裝倒虹吸管內(nèi)木模(謝鵬志 供圖)
為節(jié)省材料、集中勞力,向東渠在建設過程中采取分段砌拱(謝鵬志 供圖)
為節(jié)省材料、集中勞力,向東渠在建設過程中采取分段砌拱(謝鵬志 供圖)
木拱架吊裝跨越湍急的漳江(謝鵬志 供圖)
木拱架吊裝跨越湍急的漳江(謝鵬志 供圖)

  當時,下放云霄縣的工程技術人員被部分人看成“走資派”。李文慶卻把他們接到縣城,成立由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建設者組成的“三結合”革新小組,將土法上馬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與嚴謹?shù)目茖W設計有機結合起來,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

  由于山路崎嶇,采石場遠離工地,石料趕不上施工需要。針對這個難題,“三結合”革新小組根據(jù)水車木廂的構造原理,終于設計出一種輕型、薄壁、大流量的石拱渡槽,槽壁由80厘米改為20厘米;槽墩改為瘦身、空心;拱肋由80厘米改為60厘米。這樣,不僅節(jié)約了大批石料,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

“雙絞夾合木矩形木拱架”,用17層木片放在拱模里夾合制成后用鋼筋結扎加固,吊上槽墩牛腿(謝鵬志 供圖)
“雙絞夾合木矩形木拱架”,用17層木片放在拱模里夾合制成后用鋼筋結扎加固,吊上槽墩牛腿(謝鵬志 供圖)
向東渠局部特寫(謝鵬志 供圖)
向東渠局部特寫(謝鵬志 供圖)
新式拱架吊裝土絞車(謝鵬志 供圖)
新式拱架吊裝土絞車(謝鵬志 供圖)

  為了解決南溪河谷40米高空作業(yè)的難題,“三結合”革新小組轉變思路,提出上窖段改建倒虹吸管方案。倒虹吸管工程采取提高水頭、降低糙率、增大流速的方法,使過水量達到12立方米/秒,滿足引水過東山的需求。

  在向東渠建設這一大型工程中,最為巧奪天工的當屬高架渡槽。在18座渡槽中,有的要跨越湍急的溪流,有的要穿過十幾米深的山谷,有的要橫架千米長的低洼開闊地帶,有的要飛渡八尺門海峽,工程宏偉而艱巨。

  在巧架渡槽拱架的戰(zhàn)斗中,建設者們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獨木丁字架”代替了腳手架,把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槽墩平地矗立起來。他們首創(chuàng)了“雙鉸矩形夾合木拱架”“疊合板三角人字形木拱架”,取代了舊式的“滿堂式木拱架”,節(jié)省了大量木材和資金,凌空架起一座又一座精巧的渡槽。

  在架設八尺門海堤渡槽的時候,他們用“四兩撥千斤”的土辦法,攻下高空吊裝難關。

1973年3月12日,向東渠通水萬人慶祝大會(謝鵬志 供圖)
1973年3月12日,向東渠通水萬人慶祝大會(謝鵬志 供圖)
1978年3月,“大型渡槽”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謝鵬志 供圖)
1978年3月,“大型渡槽”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謝鵬志 供圖)
1978年9月,“拱式木拱架”榮獲“福建科學技術成果獎”(謝鵬志 供圖)
1978年9月,“拱式木拱架”榮獲“福建科學技術成果獎”(謝鵬志 供圖)

  1978年3月,“大型渡槽”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同年9月,“拱式木拱架”榮獲“福建科學技術成果獎”。

  百里水渠絕非肩挑背扛就能筑成,背后更蘊藏著人民群眾的辛勤汗水和無窮智慧。

  “江南紅旗渠”永不褪色

  向東渠工程的一組組數(shù)據(jù),在今天看來依舊震撼人心——5萬多位建設者,渠道總長85.81公里,劈開24座山頭、盤繞100多道山梁、跨過15條溪流;工程挖掘了兩座長492米的隧洞、2座長80米的滾水壩、18座總長7335米的石拱渡槽、1座長637米雙列倒虹吸管,還有排水閘、溢洪堰、便橋、涵洞等大大小小建筑物447處;灌溉面積達到1.33萬公頃……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報》以“不盡‘江水’滾滾來”為題,報道了向東渠建設的感人事跡,并盛贊向東渠為“江南紅旗渠”。

向東渠里流淌的汩汩清水(謝鵬志 供圖)
向東渠里流淌的汩汩清水(謝鵬志 供圖)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報》不盡“江水”滾滾來(資料圖片)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報》不盡“江水”滾滾來(資料圖片)

  2014年,已至耄耋之年的李文慶所著《向東!向東!——向東渠引水工程回憶錄》出版,書中寫道:“向東渠的意義,不僅在于解決了兩縣灌溉、飲水問題,更是形成和凝聚了一種精神!

  筆者作為當年建設者,如今已年逾古稀,近年來遍訪向東渠的建設者、親歷者、見證者,“淘”來畚箕,打鐵、打石、木匠、泥水匠工具,老式電鉆機、幻燈機、獨輪車等相關用具、資料、儀器等實物,收集散落民間的手繪圖紙、稿件、老照片、媒體報道以及史志資料,以口述方式整理當年建渠細節(jié),并自建向東渠紀念館……可以說既是向東渠的建設者,也是宣傳者。

李文慶回憶起當年的事情依然思路清晰,他耗時8年撰寫了《向東!向東!——向東渠引水工程回憶錄》,將云霄、東山兩縣5萬多位建設者這個英雄群體事跡載入史冊(謝鵬志 供圖)
李文慶回憶起當年的事情依然思路清晰,他耗時8年撰寫了《向東!向東!——向東渠引水工程回憶錄》,將云霄、東山兩縣5萬多位建設者這個英雄群體事跡載入史冊(謝鵬志 供圖)
李文慶《向東!向東!——向東渠引水工程回憶錄》(謝鵬志 供圖)
李文慶《向東!向東!——向東渠引水工程回憶錄》(謝鵬志 供圖)
向東渠事跡展示館(戴園笙 攝)
向東渠事跡展示館(戴園笙 攝)

  近年來,云霄縣加快推進向東渠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保護,大力弘揚向東渠先進事跡。

  2022年7月1日,在向東渠工程難度最大的世坂渡槽前,“向東渠事跡教育實踐基地暨展示館”揭牌開館,谷文昌干部學院、漳州市委黨校也掛牌作為“教學與科研基地”。

向東渠世坂段(謝勤偉 攝)
向東渠世坂段(謝勤偉 攝)
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內(nèi)景(戴園笙 攝)
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內(nèi)景(戴園笙 攝)
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內(nèi)景(戴園笙 攝)
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內(nèi)景(戴園笙 攝)

  2022年以來,展示館參觀者絡繹不絕。透過一個個老物件、一張張老照片、一份份泛黃的資料,人們仿佛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重溫向東渠建設過程中所鑄就的勇于擔當、團結奮斗、攻堅克難、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五十載歲月如梭,當年戰(zhàn)天斗地的火熱場面逐漸淡去,但向東渠歷經(jīng)時間和自然災害的考驗,依然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清澈的生命源泉,云霄、東山兩縣人民用血汗與智慧譜寫的奮斗之歌及其所蘊含的精神力量,必將煥發(fā)出新的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