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格林童話》如何從少兒不宜變成孩子的甜蜜讀物

  2010年時,國內(nèi)市場曾出現(xiàn)過一本名為《令人戰(zhàn)栗的格林童話:你沒讀過的初版原型》的圖書,引起了軒然大波。該書在封面上強調(diào)“當下通行的格林童話竟是屢經(jīng)修飾后的第七版”,并以“揭開美麗的帷幕,還原人性的真實面貌”的字樣為噱頭。翻開內(nèi)文,其內(nèi)容更是令人咋舌,那些流傳了百余年、烙印在一代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故事竟然滿是“黃暴污”。

  就在這本書出版的幾年前,市面上還存在過《成人格林童話》和《真實的格林童話》兩本相類似的圖書。實際上,三本書在內(nèi)容上相差無幾,都是脫胎于日本“寫作組合”桐生操(堤幸子與上田加代子兩位女作家)在1998年和1999年出版的兩冊《令人戰(zhàn)栗的格林童話》。不同的是,桐生操在序言中做出了非常明確的說明:“我們參考了這些學(xué)者們不同的解釋,在保留住‘初版’格林童話的殘酷、粗獷的表現(xiàn)手法的同時,更徹底地挖掘出深藏在童話里的深層心理及隱含寓意,以自己的解釋和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更為生動的《格林童話集》!睋Q句話說,桐生操的《令人戰(zhàn)栗的格林童話》只是《格林童話》的一部同人文。

  桐生操之所以能創(chuàng)作這樣一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吉原高志、吉原素子在1997年出版的《初版格林童話集1-4》日文譯本。盡管《格林童話》是迄今為止被翻譯成最多其他語種的德語文學(xué)作品,但長期以來廣泛傳播的版本都是以格林兄弟在1857年出版的第7版《兒童與家庭童話》為母本。兩位日本學(xué)者的努力,第一次為日語讀者完整呈現(xiàn)了這部經(jīng)典在1812年(第1卷)和1815年(第2卷)首次出版時的樣子。

  在日語世界以外,想要便利地讀到“初版格林童話”則尚需等待數(shù)年。直到2014年,普林斯頓大學(xué)出版社才推出了由美國學(xué)者杰克·奇普斯翻譯和注解的英文版《格林童話初版全集》。又過了幾年,這本書被翻譯成了中文。

  真正的初版故事

  《格林童話》在1857年的最終版與初版之間,的確存在著許多顯而易見的差異。

  首先是篇目上的不同。在初版的第一卷中,格林兄弟一共收錄了86個故事,第二卷中又收錄了70個,共計156個。到了最終版,這個數(shù)字變?yōu)榱?00,另有10篇宗教傳說。初版中的《細木工手藝人和旋工》《婆婆》《殘篇》《夜鶯和盲蜥蜴》《穿長靴的公貓》等被悉數(shù)刪去,《好玩的保齡球與撲克牌游戲》《萬能先生》《天鵝王子》《穿著綠大衣的惡魔》等篇目則被進行了替換,此外還有超過50個故事是初版中完全不曾出現(xiàn)過的。

  其次在編輯體例上,格林兄弟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初版中,他們對每一個故事都做了細致的整理和考證,不僅一一注明了故事來源,還尋根溯源,從浩如煙海的民間童話及文獻中撿索出相似的情節(jié)、地名甚至是一句話,并與相同類型的故事進行比較分析。在最終版中,這些長長的注釋全部被拿掉了。

  更重要的是在許多文本上,兩版之間有著極大的差別。有些是修辭上的變化。比如《玫瑰公主》的故事里,當王子吻下沉睡的公主后,整個宮殿都蘇醒了。初版是這樣描寫的:“國王和王后也醒了過來,王宮里所有的人、馬、狗、屋頂?shù)镍澴、墻上的蒼蠅和爐火都醒了過來!弊罱K版的描述則細膩得多:“這時國王和王后醒了,王宮里所有的人都醒了,互相睜大眼睛吃驚地看著。馬廄里的馬站了起來,抖了抖身體。院子里的狗跳了起來,搖了搖尾巴。屋頂?shù)镍澴訌某岚蛳律斐瞿X袋,四下看看,朝原野飛去了。蒼蠅在墻上爬了起來。廚房的火又燃燒起來,煮著食物。”有些則是內(nèi)容的變換。比如故事《萵苣姑娘》,在初版中有一段充斥著性暗示的內(nèi)容是這樣講述的:“就這樣,他們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享受彼此的陪伴。仙女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直到有一天,萵苣對她說:‘葛索媽媽,為什么我的衣服變得這么緊?它們再也不合身了。’”而在最終版中,萵苣對仙女說的話改成了:“葛索媽媽,為什么你比王子重這么多?每次我拉他的時候,一眨眼的工夫就拉上來了。”

  甚至在一些人物和情節(jié)方面,最終版也呈現(xiàn)出迥異于初版的樣態(tài)。著名的《白雪公主》便是一個例子。初版中嫉妒公主美貌而欲置之死地的是她的親生母親,最終版里則是繼母;初版中公主吃下毒蘋果后被王子帶回了宮里,仆人嫌每天抬著棺材遭罪,便把她舉起來邊罵邊在后背上一陣亂拍,沒想到反而救活了公主,最終版中則是在抬回宮的路上被樹樁絆了一跤,意外震出了公主喉嚨里的蘋果。

  事實上,透過這些差異可以清楚地看到格林兄弟的所有調(diào)整和修改,其實始終遵循的都是德國化、通俗化、文學(xué)化、兒童化四個標準。在他們剔除掉的那些篇目里,一部分是因為源自德國以外的口述傳統(tǒng),另一部分則因為故事過于陰森恐怖。而他們的改寫,往往也是著筆于色情或有違倫理之處。至于對文體的精加工,杰克·奇普斯在其論著《格林兄弟:從魔法的森林到現(xiàn)代世界》中有過一個歸納:努力使故事在文體上更加流暢;注重清晰的結(jié)構(gòu)序列;通過增加形容詞、古老的諺語和直接對話,使故事更加生動、更加形象化;加強故事情節(jié)的行為動機;注入心理母題;消除可能降低鄉(xiāng)村基調(diào)的元素。

  初版面世后的非議

  在《格林童話》的初版和最終版之間,格林兄弟還做過多次調(diào)整和修改。1819年、1837年、1840年、1843年和1850年,《兒童與家庭童話》接連出版過其它5個版本的全集,還在1825年、1833年、1836年、1839年、1841年、1844年、1847年、1850年、1853年和1858年出版過10個選本。

  其實,格林兄弟一開始完全沒有給這些故事動手術(shù)的想法,甚至反對這樣的操作。在初版前言里,他們便開宗明義地詮釋到:“所有的技能——說教、改良和對語言的藝術(shù)化把握——都會毀了這些故事。精致的書面語言在別處可能會產(chǎn)生高雅、鮮明、易懂的效果,在這里卻適得其反,無法直抵核心!

  這一理念源自于他們收集這些民間故事的初衷,雖然結(jié)集取名為“童話”,但他們預(yù)設(shè)的讀者實際上并不是兒童:“當我們回顧早期的德國文學(xué)時,發(fā)現(xiàn)其豐富性幾乎沒有被保留下來。對珍貴之物的記憶已無跡可尋,僅留下一些民歌和單純的家庭故事。壁爐側(cè)方、廚房爐邊、通往閣樓的石梯、仍在慶祝的節(jié)日、遠離喧鬧的幽靜牧場與森林,尤其是那些不受干擾的想象力,都化作了樹籬,保護著故事,使它們得以代代相傳。如今我們重新審視所采集的故事,我們打算提供自身當下的反思。”簡單來說,他們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挖掘德國傳統(tǒng)的基礎(chǔ),進而重塑德意志的民族精神,

  在當時的時代,格林兄弟并不是獨行者。十八世紀七八十年代起,面對分裂和貧弱的現(xiàn)實,以浪漫派為代表的德國知識分子便發(fā)起了一場狂飆突進運動,旨在振興民族文學(xué)、喚醒民族意識。1806年拿破侖的入侵進一步激起了這種民族情緒,許多人都投身到了對民間文學(xué)的收集整理中去,這其中就包括海德爾堡派的領(lǐng)袖人物布倫塔諾和阿爾尼姆。他們很早便開始采集古老的歌曲、故事和手稿,并在1805年出版了一部德國民間歌曲集《男孩的神奇號角》。格林兄弟的收集工作也正是在他們的影響和鼓勵下正式展開的。

  不過,初版《兒童與家庭童話》的面世卻并未如預(yù)想般得到知識界的推崇,相反引來了一片不絕于耳的指責聲!睹耖g傳說,民間童話及宗教傳說》的作者布辛就批評道:“從整體上來說,格林童話集是以意大利與法國的故事作為素材的,所以,意大利與法國的色彩太濃厚了,不能說是純粹德國的東西。然而,格林兄弟完全沒有覺察到這一點!薄尔惸鹊耐捈返淖髡逜·L·格林更是在自己的書中大加抨擊:“文體太拙劣了。這大概是因為他們并不是從各個階層來搜尋理想的民間童話講述者,而是隨便找了一個偶然出現(xiàn)的哄小孩的女人來湊合。講述者那粗魯?shù)目谖潜辉獠粍拥卣瞻崃松先,幾乎使每一個故事都受到了損害。而且,由于既想照顧到學(xué)者,又想照顧到孩子,結(jié)果讓哪一方的期待都落空了。所以,絕對不能說這是給孩子們看的書!

  就連布倫塔諾和阿爾尼姆也不甚認可。在1813年初寫給阿爾尼姆的一封信中,布倫塔諾寫道:“兩三天前,我買了格林兄弟的《兒童與家庭童話》。就整體而言,太讓我失望了,一點都興奮不起來。所謂忠實地記錄下來的民間童話,沒有任何意義,骯臟,故事又非常短,實在是無聊至極。”阿爾尼姆也認為,格林兄弟過于理想主義,對文學(xué)性故事和現(xiàn)代文學(xué)的評論過于悲觀,他同時還認為《兒童與家庭童話》不是一本面向孩子的讀物,因為它既沒有給孩子看的插圖,注釋也過于學(xué)術(shù)化。

  面對非議,格林兄弟在1815年第2卷的前言中給予了直接回應(yīng):“雨露造福大地萬物,誰要是擔心脆弱的植物會受傷害,只要搬到室內(nèi)澆灌即可,總不可能要求雨露停止吧?任何自然的東西都可能是有益的,這也是我們想要傳達的。順便補充一句,我們發(fā)現(xiàn)任何一本有益于健康、充滿啟迪力量的書,很可能包含令人不悅的事物,《圣經(jīng)》甚或位列榜首!笨瓷先ィ麄儗ψ约旱睦砟钊匀槐в袠O大的信心,并不打算因批評而妥協(xié)。然而當1819年第二版出版時,種種跡象卻表明他們正在做出調(diào)整。

  “促成他們的修改的最重要原因不是批評,而是一個契機!眳斡瞵B是知名童話學(xué)者瑪麗亞·塔塔爾作品《噓!格林童話,門后的秘密》的中文版譯者,通過翻譯過程中的相關(guān)研究,她發(fā)現(xiàn)格林兄弟對童話集的調(diào)整背后還有著更直接的現(xiàn)實因素。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的目的有一個根本的變化。本來是當作學(xué)術(shù)書籍出版,也沒想著要賺多少錢。但他們當時的經(jīng)濟狀況很糟糕,我記得其中一個人給兄弟寫信的時候說,希望能夠換一把寫東西不腰疼的椅子,很落魄的狀態(tài)。結(jié)果1812年書出版后賣得很好,他們其實是有點動心了。當然,他們挺倒霉的,碰到了非常糟糕的出版商,書很暢銷但錢沒賺著!

  出乎意料的暢銷,與當時的另一個社會潮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法國學(xué)者菲力浦·阿利埃斯在《兒童的世紀》一書中曾指出,在17世紀之前兒童并不被當作特殊的一類人或人生階段,17世紀之后才逐漸不被視為微型的成人,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兒童觀念到18世紀才正式出現(xiàn)。而在《童年的消逝》中,尼爾·波茲曼也提出過一個觀點:以口耳相傳作為主要傳播方式的時代,兒童與成人共享各種信息,印刷術(shù)的出現(xiàn)則開始將兒童和成人區(qū)分開來!秲和c家庭童話》的出現(xiàn)恰好與這種觀念革新迎頭相撞,盡管此前格林兄弟還認為沒有必要為兒童設(shè)置專屬的故事,但市場的回應(yīng)卻無比清晰地昭示著對兒童文學(xué)的需求和熱情正在興起。

  穿過歷史的童話

  實際上,《兒童與家庭童話》在初版之前,還有過另一個“版本”。

  1810年,布倫塔諾決定編一部民間童話集,他寫了封信給格林兄弟,要求他們把收集到的童話都借給自己使用。哥哥雅各布·格林在一個多月后寄去了53個故事,但布倫塔諾最終卻沒有使用它們。直到1920年,布倫塔諾的部分遺物在法國厄倫堡的一個修道院圖書館里被發(fā)現(xiàn),這份手稿才重見天日。

  如果說對比最終版,初版《兒童與家庭童話》在文本上存在著不少粗糙之處。那么這份“厄倫堡手稿”則比初版還要簡陋,字里行間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雅各布·格林的筆跡:“這里意思不明”,甚至有些篇目只是一個斷篇或殘章。

  但正是這種草稿一樣的狀態(tài),不僅更清楚地反映出了民間故事在口述傳統(tǒng)中的原有面貌,也說明了格林兄弟推出初版《兒童與家庭童話》時已經(jīng)對故事進行過修剪了——雖然他們在前言中“信誓旦旦”地說“我們沒有添加任何情節(jié),也沒有任何潤飾與改編”。依然以《白雪公主》為例:兩廂比照之下可以輕易看到,初版的多處文字都更為準確、優(yōu)美;在情節(jié)設(shè)置上,“厄倫堡手稿”的結(jié)尾中,公主的玻璃棺材不是王子帶走的,而是她的父王,使她復(fù)活的方式也不是仆人泄憤的亂拍,而是醫(yī)生們念起的咒語。

  從1810年“厄倫堡手稿”算起,到1857年的第7版《兒童與家庭童話》,格林兄弟在這套童話集的編纂上花費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尤其是弟弟威廉·格林。1859年,就在第7版面世的兩年之后,他與世長辭。不過,其留下的童話故事卻并未隨著他這個原著者的離去而停止被修改。

  19世紀中期,《格林童話》傳播到了克羅地亞,早期譯本中的故事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這一方面來自商業(yè)利益的驅(qū)使,另一方面也因為格林版本的童話帶有濃重的德國民族主義色彩,使得尚未成熟的斯拉夫文化相形見絀。

  與之相似,19世紀傳播到西班牙的《格林童話》多處運用了歸化策略,比如原著中的姜餅會被替換成當?shù)氐墓侍,而且由于西班牙民眾普遍信仰天主教,故事中的諸多暴力情節(jié)被弱化。在哥倫比亞的百余年傳播史中,1955年以前備受青睞的是宣傳天主教教義和道德準則的譯本,之后伴隨新興資產(chǎn)階級崛起,忠實于原版的譯本更為流行。

  作為德國的鄰居,波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向《格林童話》發(fā)放了“禁止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書中體現(xiàn)的新教價值觀與波蘭民眾信仰沖突。直至19世紀后期,波蘭語譯本才出現(xiàn),但在大肆改編下更像是譯者的創(chuàng)作。到了“二戰(zhàn)”后,因為納粹曾利用《格林童話》進行法西斯宣傳,此書在該國再次被禁止。

  在亞洲,《格林童話》也經(jīng)歷著不同國度不同時期的改造。19世紀末,日本的譯本削弱了原著中嚴苛的懲戒,減少了對暴力與性的描述,著力宣揚優(yōu)秀的道德品行;參照日譯本翻譯而成的朝鮮版本進一步抹掉了與性相關(guān)的情節(jié),如《青蛙王子》中,王子與公主同住一晚的橋段全部被一場婚禮取代。

  殖民時期,《格林童話》的英語譯本已在印度傳播。之后由兒童文學(xué)作家德瓦薩熱翻譯的印度語譯本,則著力強化故事中女性遭受的暴行,旨在激起讀者的憐憫,批判性別歧視、倡導(dǎo)男女平等。

  而在中國,最早的譯本可以追溯至1903年上海清華書局印行的《新庵諧譯》,采用的是文言譯法,充斥著古文腔調(diào)。稍晚,孫毓修主編的系列叢書《童話》也先后譯介了8篇,文白混雜,且每一冊的開頭都加入了訓(xùn)誡說教。到了1960年代,這部作品被批判成了宣揚階級合作和超階級人性論、美化統(tǒng)治者丑化勞動人民的“毒草”,陷入了漫長的傳播空白期。

  然而這些具體歷史時空下偏離原著的改動與處置,最終都隨雨打風吹隱入塵煙了,只有格林兄弟傾注半生心血的那些故事依舊動人如初。正如他們在初版前言中寫下的一句話:“故事仍在流傳,人們喜愛享受故事而不需要任何理由,這正是口述故事的傳統(tǒng)魅力所在,也是這項充滿詩意的藝術(shù)與其他所有永恒事物的共同之處。”

  發(fā)于2022.11.14總第1068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標題:重新發(fā)現(xiàn)《格林童話》的原始故事

  記者:徐鵬遠(xupengyuan@chinanews.com.cn)

  運營編輯:馬曉軼

  《中國新聞周刊》2022年第42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