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民工討薪路漫漫 法院高效解“薪”愁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10日電(姜歡 陳圓)“真是感謝法院、感謝法官為我們作主,我們終于拿到工資了!”武夷山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二位當事人迫不及待將一面寫著“保護百姓權益 構建和諧社會”的錦旗送到法官手中,連連道謝。日前,武夷山法院通過“法檢聯(lián)動+訴調對接+執(zhí)源治理”的三聯(lián)模式,高效為5位農民工當事人討來了期待已久的工資。

  2016年,某學院與某建筑公司簽訂建設工程合同,約定由該建筑公司承包該學院教學樓及綜合辦公樓工程項目。彭某某等5人為該工程項目提供刷油漆、安裝水電、清潔等勞務。經結算,該建筑公司欠彭某某等5人工資18萬余元。但該公司逾期未支付工資,彭某某等5人多次前往勞動局監(jiān)察大隊反映,經勞動局監(jiān)察大隊主持調解,該建筑公司出具欠條并承諾支付欠款。但到了約定的付款日期,5位農民工還是沒有等來辛苦錢,遂向市法院與檢察院尋求幫助。

  為了減少雙方當事人的訴累,快速解決糾紛,武夷山法院立即引導雙方至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訴前調解,經過特邀調解員的釋法析理,被告公司最終同意在7日內付清全部工資,雙方達成人民調解協(xié)議?紤]到糾紛當事人均在外地務工,法官當晚便依法確認了調解協(xié)議的效力并送達。履行期限內,法官保持與欠薪單位的溝通聯(lián)系,及時進行執(zhí)行風險提示,釋明不履行調解協(xié)議的法律后果,該建筑公司如約支付了工資,該糾紛在短期內高效化解,為慢慢“討薪路”畫上句號。

  群眾利益無小事,針對討薪難的問題,武夷山法院不斷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努力構建“法院+”勞動者權益保障聯(lián)動調處機制,與檢察機關聯(lián)合建立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機制》,與司法局、人民調解委員會等探索合作模式,發(fā)揮訴前“調”的優(yōu)勢,開啟“涉民生案件”綠色通道,強化源頭化解、系統(tǒng)治理,切實維護勞動者得合法權益。

  下一步,武夷山法院將以創(chuàng)建“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為契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在提升訴訟服務的同時,拓寬多元解紛渠道,引導當事人用“更少時間,更小成本”解紛止爭,減少不必要的“訴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