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臺媒看大陸:山東青島即墨古城 存1400年歷史風華

  中新網北京10月13日電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fā)表了有關山東省青島市的報道,介紹了即墨古城、雄崖所和馬山地質公園。

  報道指出,即墨,始載于《戰(zhàn)國策》《史記》等典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齊國名邑,秦朝置縣,隋朝遷現址建城!凹茨蠓騽傊辈话ⅰ薄疤飭纹蒲唷薄疤餀M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使即墨被載入史冊。即墨縣治自公元596年遷至現址,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成為青島歷史文化演變的重要見證。

  步入即墨古城,巍峨的城墻、復古的街巷和10余座牌坊,讓人仿佛穿越千年。東門里大街和西門里大街橫貫全城,有山東省保存最完整的三堂老縣衙、儒家傳統文化承載地即墨古城文廟、原址保護的近百年建筑即墨紅萬字會舊址。

  明清兩朝海防要地——雄崖所,位于即墨區(qū)豐城鎮(zhèn)海濱,丁字灣西岸。明朝時為抵御倭寇侵擾,在沿海各地設立衛(wèi)和所。衛(wèi)的級別高于所,雄崖所就是鰲山衛(wèi)管轄下的一個所,在當時被稱為雄崖守御千戶所,后簡稱為雄崖所,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保存最完整的海防古城。

  馬山地質公園位于即墨西郊約7公里,由4個相連的山體組成,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山”。山的西南部呈柱狀節(jié)理,筆直挺拔、排列緊密,形似一片密林,亦稱“馬山石林”。山體含有柱狀節(jié)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等豐富的地質遺跡,約為1億年前巖漿涌出地表凝固而成,地質遺跡豐富、獨特,被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

  田橫祭海節(jié),發(fā)源于即墨田橫鎮(zhèn)周戈莊村,輻射至周邊黃龍莊等18個沿海漁業(yè)村莊,距今已有500余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