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海峽姐妹】卷首 | 渡客

  如果說滑竿師傅是解決游人攀登麻煩的渡客,那么摩托騎士就是穿越生命線運送希望的渡客,無論是默默奉獻還是英勇?lián),他們,都贏得了尊嚴。

  前一陣有人抵制風景區(qū)的一種滑竿服務:“為什么要侮辱他人的人格,難道自己沒有手腳不能爬山嗎?”有的將火力集中噴向年輕人,指責他們身強體壯還坐轎子。更有人進一步拔高——倘人人坐轎,沉迷享樂,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海峽姐妹雜志2022年9月
▲海峽姐妹雜志2022年9月

  一時間同質化視頻跟風拍攝,鍵盤俠舉起了“良心”大旗,不少游客為了避免被人拍下遭到網(wǎng)絡暴力,而不敢光顧景區(qū)滑竿生意,直接影響到師傅們的收入了。

  這些“淚腺發(fā)達者”真的是尊重轎夫這個職業(yè)嗎?上世紀50年代作家馮驥才寫泰山挑夫的態(tài)度,才是將樸實勤勞的挑山工當作了他筆下的主角,先是好奇,后是服氣、尊敬,進而謳歌。

  與游客拾級向上走直線不同,他們扁擔挑著重物,為了不讓貨物碰到臺階,先是七八級向左,再換肩七八級向右,走的是折線,看著不緊不慢,可最終卻是挑山夫不知何時已早早地到了山頂。在作家虛心請教下,挑山工自豪地道出其中的技術含量和質樸道理。

  是啊,泰山挑山工埋頭苦干、勇挑重擔、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精神特質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挑擔不畏難,登山不畏艱,坦途不歇腳,重壓不歇肩”在今天同樣是一筆精神財富。

  重慶滑竿師傅堅持著一份已有上千年歷史的職業(yè),憑勞動養(yǎng)家,靠技術掙錢,他們同樣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理應得到用報酬來體現(xiàn)的尊重,而不是讓他們失業(yè)的“尊嚴”。

  最近還有一個詞要反轉的是“鬼火少年”。深更半夜,一群半大不小的年輕人,騎改裝摩托在空蕩的街頭比賽速度與風頭,留下刺耳的呼嘯聲,這就是人們對“鬼火少年”的印象!肮砘鹨豁,爹媽白養(yǎng)”“車頭一翹,閻王一笑”,是說騎“鬼火”的少年刻意地在用自己的生命“作死”。失眠的人們總是罵他們千百遍,恨不能將他們的私自改裝的昂貴越野摩托送去回爐。

  然而,正是這群娃兒,在重慶山火撲救的緊要關頭立了大功!為了滅火而新辟出的上山路有幾處陡峭路段,所有的車輛都上不去,前方消防器材、人員、補給無法送達。

  “天生我材必有用”,越野摩托大顯身手!澳ν序T士”們自發(fā)組隊不分晝夜地運送物資,背包里裝3個滅火器,摩托車后架上還用繩子捆著4箱礦泉水,他們駕駛越野摩托車近500余次送物資前往各火點。摔倒,爬起,為的就是搶時間、趕速度。而不甘落后的女騎手怕被攔住,將自己打扮成男裝,戴上頭盔,妥妥低調(diào)花木蘭。

  如果說滑竿師傅是解決游人攀登麻煩的渡客,那么摩托騎士就是穿越生命線運送希望的渡客,無論是默默奉獻還是英勇?lián)敚麄,都贏得了尊嚴。(文| 許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