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泉州舉辦“僑史沙龍”提升推進僑史學術研究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19日電 (吳冠標)“心理文化視角的華人性與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僑史沙龍18日在泉州市閩南文化交流中心舉辦,吸引了多位僑史專家學者、僑史愛好者、僑聯(lián)工作者以及學生參與。

  當天的講座邀請了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游國龍擔任主講。他以“心理文化視角的華人性與中華文化的吸引力”為題,從心理文化學的研究路徑探討華人的民族特性、華人的文化認同以及中華文化對異民族的吸引力。

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游國龍擔任主講。
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游國龍擔任主講。

  “為什么有這么多不是中國國籍的人、祖先已經從中國遷徙到海外生活了幾百年的人,依舊認為自己是華人?”游國龍在沙龍開始時設問道。

  游國龍指出,中華文化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這種吸引力表現(xiàn)在文化認同上。而正是因為中華文化對于海外華人圈的吸引力一直存在,經久不衰,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海外華人依舊認為自己是華人。

  “我們目前急需了解、發(fā)掘出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庇螄埍硎,除了對海外華人的影響,中華文化的吸引力還作用于俄羅斯、印度等異國。“當下有很多人低估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同時,游國龍還指出,中華文化會伴隨著時間、社會的進步產生變化,這樣的變化也會造成國人與海外華人在部分理念、行為上有些許不同,但中華文化有其不變的內核,需要找到“共向”。

  僑史沙龍是泉州僑聯(lián)、泉州華僑歷史學會和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共同打造的一個學術交流平臺,旨在通過舉辦各種高水平學術講座、座談、論壇等,密切僑史研究人員間的學術交流往來,共同提升推進泉州僑史學術研究。

  此次僑史沙龍由泉州華僑歷史學會會長劉以榕主持,參與沙龍的僑史專家、學者、僑史愛好者、僑聯(lián)工作者、學生們也就中華文化的吸引力主題分別作了提問與交流發(fā)言。

  據(jù)悉,游國龍系《華僑華人文獻學刊》主編,長期從事文化研究,結合心理與文化的視角,解釋華人、日本人、美國人與印度人的行為,科研成果曾獲得“孫平化日本學術獎一等獎”,福建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廈門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