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門12月20日電 題:內(nèi)地奧運健兒與澳門青少年真情對話:詮釋堅持的意義
中新社記者 龍土有 陳小愿
“澳門嘅朋友,大家好!我是蘇炳添!薄皝喼揎w人”蘇炳添一句粵語問候,點燃了澳門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氣氛,掌聲、歡呼聲經(jīng)久不息。
20日,“我們的驕傲——國家奧運精英運動員與澳門青少年運動員真情對話”活動在此間舉行,馬龍、許昕、謝思埸、呂小軍、鐘天使、孫一文、鞏立姣、蘇炳添等8位奧運健兒,與來自澳門的運動員學生代表展開真情對話,分享了各自成功背后的拼搏故事,詮釋堅持的意義。
澳門武術運動員黃俊華關注蘇炳添如何兼顧工作、家庭及運動訓練。蘇炳添說:“我2017年退役后再返回國家隊,當時有了自己的家庭及工作。但做任何事情都有取舍,我始終將短跑事業(yè)放在第一位。參加東京奧運會之后,我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站在百米比賽的決賽場上,完成了心中的夢想!
他建議澳門可以多舉辦各類運動賽事及活動,讓青少年有更多機會接觸運動,通過參與比賽激發(fā)青少年對運動的興趣,從而找到個人發(fā)展方向。
澳門空手道運動員郭建恒問跳水運動員謝思埸,在面對重要賽事時如何調(diào)整心態(tài),發(fā)揮得更好?謝思埸表示,比賽要把握好機會及穩(wěn)定心態(tài),不要只為拿成績,應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自己應該做的事;擊劍運動員孫一文則認為,“比賽場上,要堅決、自信地出好每一劍,果敢應戰(zhàn),擺好心態(tài),結(jié)果不重要,重要是不要留遺憾!
有澳門青少年運動員問及訓練或比賽遇到失敗或挫折時,如何堅持?乒乓球運動員許昕說:“每個人都有低谷的時刻,對我來說信念和夢想就是支撐。其實對于運動員來說,低谷是家常便飯,如何調(diào)整自己,正是年輕運動員要不斷學習的!
現(xiàn)場觀眾提問37歲的舉重運動員呂小軍,接下來的目標是什么,有考慮過退役嗎?呂小軍笑稱:“我的體育生涯都在你的問題里了。練了21年舉重,我對舉重感情太深,這是生命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我作為體育人,無論將來是什么身份,始終離不開舉重圈。”
隨后,馬龍和許昕進行乒乓球示范練習,并與澳門乒乓球運動員張子浚及張子澄配對進行男雙對決,雙方配合默契,像是老隊友一樣。原來,去年國家乒乓球隊曾在澳門集訓了3個月。作為澳門乒乓球集訓隊的成員,這對雙胞胎曾參加與國乒隊的交流活動,體驗國手們的日常訓練。
馬龍說:“今天確實場地受了點限制,但相信他們通過和國家乒乓球隊一起交流,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當天,東京奧運會羽毛球混雙比賽冠軍王懿律和黃東萍還與澳門青少年運動員配對“切磋”球技,引來觀眾陣陣喝彩。
澳門青少年足球?qū)W校學生何飛洋非常崇拜蘇炳添。參加活動后他對記者表示,蘇炳添“跑得實在太快”,要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樣來自澳門青少年足球?qū)W校的黃子軒,平時除踢足球外,也喜歡打乒乓球。他說,馬龍技術水平一流,希望學習他為夢想而堅持拼搏的精神。
活動結(jié)束前,奧運健兒繞場一周,在場澳門青少年興奮不已,爭相與運動健兒揮手道別。雖然僅短短一小時,但相信在場不少青少年運動員足以銘記一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