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福清光餅:人間至味是鄉(xiāng)愁

  和面、包餡、灑水、貼餅、烘烤、起爐……每天凌晨3點,在福清市龍山街道玉塘村一條小巷的深處,林本清一家在叮叮當當的聲音中開啟了一天的煙火生活。

  光餅,作為福清最負盛名的傳統小吃,有400多年的歷史。當地百姓為了紀念當年戚家軍抗倭的功績,把這種烤餅稱為“光餅”或“征東餅”。

  福清光餅選料精簡,僅用水、食鹽、堿、芝麻4種食材,卻能碰撞出回味無窮的滋味,靠的便是特殊的制作技藝。

烘烤
烘烤
貼餅
貼餅
與火共舞
與火共舞
金燦燦的光餅
金燦燦的光餅

  制作光餅得趕早,單單面團發(fā)酵就需要5~6個小時。貼餅和烤餅是光餅制作過程中最具技術含量的兩道工序。先在外裹黃泥的大缸內點起大火,把缸壁燒“白”。在40~60攝氏度的高溫下,林本清和妻子合作,妻子遞餅,他一手接餅,一手快速地往缸里貼,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動作流暢敏捷。不久,幾百只光餅就全部貼完。再往餅面灑水,密封缸口后燒起熊熊大火,煙氣、香氣在方寸間百轉千回。10多分鐘后,只只金黃、酥香的光餅就燒制而成。

  光餅可夾肉、夾蠣餅、夾筍干、夾花生等,種類有青提(海苔)餅、紫菜餅、豬油酥等,風味獨特,眾口可調。光餅,還是一種鄉(xiāng)情寄托,在福清的海外華僑中流行著這樣一首歌謠:“光餅香,光餅好,光餅就是我們的麥當勞!

  30年如一日,林本清凌晨起床干活,連續(xù)制作7爐的光餅,一直忙到下午收工。每每烤好一爐,他的妻子就用電動車綁著竹籮運到集市去售賣。在福清的街頭集市,你經常會看到一字排開的竹籮上,堆著金字塔狀的烤得金黃的光餅,帶著“光餅謠”的福清地瓜腔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作為老少皆宜的普通小面食,福清人常稱贊它“可以從一歲吃到一百歲”。

  多年苦心經營,林本清光餅店可謂聲名遠揚,海外歸來的華僑、外出歸家的鄉(xiāng)親,總要來店里捎上幾塊,用鄉(xiāng)味解鄉(xiāng)愁。林本清說,如今做餅的人越來越少了,整個福清現在剩下不到20家光餅坊,但他一直堅持,更希望這個手藝可以代代相傳。(鐘鷹 高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