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于山之上,一草一木皆故事

  于山不高,海拔50多米,卻是草木蔥蘢,城中勝景。26日,參加第4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的嘉賓們登臨于山,最讓大家感慨的,是于山厚重的文化底蘊,一草一木、座座古厝、處處古跡,都講述著讓人著迷的故事。

  沿著石階拾級而上,在于山必看的古跡是戚公祠。戚公祠是為祭祀抗倭名將戚繼光而設(shè),內(nèi)有戚公戎裝塑像,兩壁掛著“海疆倭患”“率兵援閩”“激戰(zhàn)三捷”“平遠(yuǎn)慶功”等歷史畫卷,以及《練兵紀(jì)實》《紀(jì)效新書》等戚公軍事著作。徜徉于祠內(nèi),仿佛回到烽火連天的戚家軍抗倭歲月。

福建日報記者 王毅 攝
福建日報記者 王毅 攝

  習(xí)近平總書記所作的《〈福州古厝〉序》曾專門提到戚公祠。郁達(dá)夫先生曾在《閩游滴瀝》寫道:“于山山上,最值得登臨懷念的,是山西面的一座戚公祠,祠里頭的一所平遠(yuǎn)臺……游人過境,個個都脫帽致敬。”

  “吼哈吼哈……”一陣鏗鏘有力的聲音傳來。在戚公祠廳門口的空地上,拳、劍、刀、棍表演輪番上陣,原來是省級非遺項目——自然門武術(shù)的傳承人在表演,他們輕盈矯健的身姿和剛勁有力的招式,博得了嘉賓陣陣喝彩。

  表演者中,一位小女孩特別引人注目。雖然她個子不高,但一招一式卻有板有眼,力道十足!拔医懈电澹菧厝W(xué)二年級學(xué)生,習(xí)武3年了。我很喜歡這個非遺項目,既能強身健體,又能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傅琬棋說,來到戚公祠表演,仿佛在刀光劍影中看到了當(dāng)年戚公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神威,一股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戚公祠的故事,讓嘉賓們很有感觸,駐足良久。來自中國古跡遺址保護(hù)協(xié)會的付梓杰說,這是他第一次來福州,“之前在習(xí)近平總書記所作的《〈福州古厝〉序》里讀到過戚公祠,來到實地一看,古建筑保護(hù)得特別好,通過這些‘會說話’的古建筑,我的愛國情懷被點燃了”。

  除了戚公祠,于山處處有勝景、有古跡。山上不僅有美術(shù)館、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和畫院等文化場所,而且萬歲寺、大士殿、定光塔等古建筑均保存完好,還有萬象亭、煉丹井、狀元峰等蘊含著歷史傳說的景點。

  定光塔寺,五代時是福州名寺之一,因塔得名,是閩王王審知為了報答雙親恩情而建,在動工期間發(fā)現(xiàn)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故名報恩定光多寶塔,后來又因塔身為白色,故俗稱白塔;九仙觀,不僅是福建省最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而且是中國第一部官版道藏總集《政和·萬壽道藏》的雕刻地,在福建乃至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信步于山之上,嘉賓們聽了一個又一個故事,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因為于山的絕佳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已成為福州群眾樂享文化生活的好去處。嘉賓們一路走來,看到了精彩紛呈的文化演出:在涵碧亭,上演著閩劇經(jīng)典劇目《荔枝換絳桃》片段;狀元峰下,茉莉花膏制作等非遺項目的活態(tài)展示正在舉行……“于山雖然面積不大,但同樣有故事。豐富的人文景點加上不時穿插的非遺活態(tài)展示,讓我們目不暇接,收獲頗豐!眮碜员本┐髮W(xué)的嘉賓陳雪琦說。

  盛夏時節(jié),到于山找故事吧!既能吹著山風(fēng)避暑,又能身心陶醉,為閩都文化的魅力點贊。(記者 卞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