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民革黨員陳哲菲: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 沿著習總書記足跡,為閩藏團結貢獻力量

  從1995年對口援藏以來,我省先后選派了9批530名援藏干部人才赴西藏昌都市開展援藏工作。今年7月,民革鼓樓區(qū)工委委員、第二支部主委、福建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助理陳哲菲作為第十批援藏干部踏上了援藏之路,他將在昌都開源投資公司副總經(jīng)理的崗位上展開為期三年的高原履職!案=窀铩惫娞枌⑦B續(xù)刊載援藏干部手記,展示民革黨員在青藏高原上的履職風采。

  西藏,是我們祖國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員!西藏的366萬人民和122萬平方公里土地一直被習近平總書記深深關心和牽掛。

  在這個火熱的盛夏七月,我非常榮幸地成為新一批援藏工作隊隊員,越過高山,跨過大河,來到“藏東明珠”昌都市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工作伊始,就聽到藏族同胞回憶起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1998年率領福建第二批援藏工作隊進藏時發(fā)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藏族同胞深深銘記在心底。

  聽著藏族同胞樸實無華的的訴說,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開始思考,援藏是什么?援藏應該做什么?

  我想,援藏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責任。昌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康巴文化的發(fā)祥地,享有“茶馬互市”“藏東明珠”的美譽。緣定昌都,壯美的風景、好客的人民,讓我由衷贊嘆,對這片即將奮斗三年的熱土充滿期待。同時,對口援助西藏工作,是中共中央從全國發(fā)展大局的高度做出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決策,中央有號召,我們有行動。我有幸成為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101位成員中的一名,這是組織對我的充分肯定,是組織對我的關心與栽培,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同時,援藏是一次歷練,更是一生的財富。在福州工作生活,風景秀麗,交通方便,海拔不足 100 米,生活環(huán)境舒適,大海平原物產(chǎn)豐富。昌都平均海拔 3500 米以上,高寒缺氧,山高路險。從清新福建到雪域高原,距離遠了,海拔高了,遠離親人和朋友,選擇援藏,就必須放棄許多,迎接身體、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挑戰(zhàn)。但幾天下來,我感受到,援藏的“援”是雙向援助的意思,援藏給西藏帶來了項目和資金,同時當?shù)馗刹咳罕姷木窀鼤r時刻刻感染著我,他們“吃苦不叫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思想境界和實際行動,讓我隨時隨地感受著“老西藏精神”的熏陶!芭c海拔比高度,與雪山比純潔,與風沙比堅韌,與草原比寬廣”的奮斗精神將讓我一生受益匪淺。

  援藏應該做什么?2021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到西藏考察期間制定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工作必須堅持的三條工作“主線”,給了我們明確的援藏工作指南:

  第一條是“生態(tài)安全紅線”

  在西藏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雅魯藏布江水系是難得的一塊綠地、綠肺,它的生態(tài)還很脆弱。要以保護為主,保護住這一塊‘凈土’,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好。”“守護好這里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事實上,踐行“兩山”理論是所有基層工作的“首選項”和“必選項”。目前,我們援藏工作隊更是努力把西藏建設成為生態(tài)文明高地,繼續(xù)把生態(tài)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

  第二條是“民族團結生命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薄懊褡鍒F結是發(fā)展進步的基石”“發(fā)展是解決民族地區(qū)各種問題的總鑰匙”“推動西藏高質量發(fā)展,要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殊的自然地理、歷史因素,決定了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是重點和難點,因此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正是當前西藏和各民族地區(qū)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

  第三條是“民生改善幸福線”

  2021年在西藏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又走了一趟林芝、拉薩之間的“道路”,特別坐上專列實地察看拉林鐵路沿線建設情況,與二十多年前變化很大,如今,全程只需3個多小時,電氣化鐵路已經(jīng)開通運營,取代了原來需要顛簸十個小時的“搓板路”。他指出:“規(guī)劃建設川藏鐵路是促進西藏發(fā)展和民生改善的一項重大舉措!彼麖娬{:“辦好就業(yè)、教育、社保、醫(yī)療、養(yǎng)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一件一件抓落實,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更加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川藏鐵路是西藏民生改善的“幸福線”。這條“幸福線”就是我們援藏工作的具體內容,我們全國援藏、援疆工作的重點。

  我將迅速調整身體狀態(tài),投入到緊張的援藏工作中,弘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好傳統(tǒng),撲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充分展示福建援藏隊伍的良好風貌。

  身體適應高海拔的同時,思想境界也要快速提升,必須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老西藏精神”,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不斷深化雙方合作,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努力譜寫閩藏對口協(xié)作新篇章,把福建人民的真情和溫暖帶到雪域高原,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迎著高原冉冉升起的朝陽,我暗暗立下決心:一定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沿著他走過的足跡,接過援藏前輩的“接力棒”、跑好閩藏合作發(fā)展“接力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