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為什么一個賣雞蛋的盲人觸碰了我們的淚點?

  中新網(wǎng)杭州8月29日電 題:為什么一個賣雞蛋的盲人觸碰了我們的淚點?

  記者 謝盼盼

  雙目失明、青年喪父、終生未娶、三十年如一日每天奔走幾十公里路賣雞蛋、以一己之力贍養(yǎng)80多歲的母親、撫育撿來的女兒長大成材……

  這是陜西漢子張喜平拿到的人生劇本。

  張喜平是“2022年度中華慈孝人物”,在近日杭州啟幕的2022第八屆中華慈孝文化節(jié)開幕式上,他摸索上臺的身影讓很多觀眾泣不成聲。

  由中國新聞社和杭州靈隱寺主辦的2022第八屆中華慈孝文化節(jié),通過表彰“2022年度中華慈孝人物”、舉辦中華慈孝養(yǎng)老論壇等活動,面向海內(nèi)外弘揚新時代中華慈孝文化,讓“慈孝”之風(fēng)直抵人心。

  為什么一個賣雞蛋的盲人觸碰了我們的淚點?

  從張喜平身上,我們看到了平凡人堅強(qiáng)樂觀的信念力量。

  張喜平從出生開始,生活就是一件“難事”。于他而言,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他只是懷著樸素的愿望,“我是個殘疾人,但不愿意讓別人養(yǎng)活”,在人潮熙攘的陜西西安回民街賣雞蛋,找到了尊嚴(yán)和價值。

  張喜平在不到10歲時,就試著干所有他能干的事兒,在工地上拉過架子車,在沙子場撈過河沙。直到后來,在鄰居的介紹下,學(xué)著養(yǎng)雞、攢雞蛋、賣雞蛋。

  一個盲人每天輾轉(zhuǎn)多輛公交車往返60多公里、帶著180斤雞蛋摸索上百條街巷,何其困難?撞過無數(shù)電線桿、摔倒過無數(shù)次、掉進(jìn)過下水道;長年累月行走,讓他的膝關(guān)節(jié)和腳板過度磨損,靜脈曲張嚴(yán)重,走起路來一瘸一拐……

  但張喜平還是認(rèn)為自己的日子過得可有盼頭:雖然中午舍不得在外面買飯吃,只拿饃應(yīng)付,等晚上回家吃上一大碗面,第二天的太陽升起來,又可以拉上雞蛋去回民街賣了。

  “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對的人生,是否還有勇氣前來?”面對記者的提問。

  張喜平笑著說:“來呢!我的命我認(rèn),就算提前知道是這樣的人生,也要來好好走一遭!

  從張喜平身上,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兒子和一個父親的力量。

  自食其力,不等不靠,張喜平把母親照顧好了,給家里蓋起來兩層小樓,還在1990年收養(yǎng)了一個棄嬰。靠著賣雞蛋,張喜平省吃儉用拉扯大了養(yǎng)女張曉梅,送她上了大學(xué),護(hù)她到結(jié)婚生子。

  “老人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老人老!”張喜平說,雖然自己是個盲人,但母親從生下他之后,不離不棄把他撫養(yǎng)長大,如今他最大的希望是守好老人,讓她安度晚年。

  從張喜平身上,我們更是看到中國人的溫度。

  從郊區(qū)開往市中心的公交車上,駕駛員經(jīng)常會多等趕車的張喜平幾分鐘;保潔員會在他到站之前,把他的平板車抹掃干凈;看到他過馬路,交警大步走上來陪著他穿過洶涌車流;他沿街叫賣走累了,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笑臉相迎,請他進(jìn)來歇個腳、喝口水……

  “雖然我看不見,但無論走到哪兒都有好心人幫助我。我感謝大家的幫助!睆埾财秸f。

  他說,若此生還有什么愿望的話,那就是死后能把遺體捐獻(xiàn)給國家。

  張喜平打動人,讓人們?yōu)橹疄I的,不僅是他平凡人生中的慘淡,而是他在慘淡的人生中站直了不服輸?shù)哪枪蓜;是他把一場原本的悲情戲硬生生變成了勵志劇;是他?0多年的堅持把憐憫同情變成了向上向前向善的共情。

  更積極,更尊重,更文明,更互助,更有愛,我們需要這樣的新時代慈孝文化,這也是張喜平一個賣雞蛋的盲人讓人揮淚的底層邏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