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8日電 福州市通過實施一系列創(chuàng)新舉措,全面提升了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效能,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創(chuàng)新舉措不僅有效維護了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還涌現出了一批可學習、可復制的“福州模式”和“福州做法”。
福州市以“五大創(chuàng)新”為引領,推動農村“三資”監(jiān)管提質增效。首先,創(chuàng)新系統化治理模式,構建了專項整治工作格局,通過全面排查摸底、登記造冊、村財收支非現金結算等措施,形成了清晰完整的工作鏈。其次,創(chuàng)新集體資金結算模式,在全省率先出臺全面推進村財收支非現金結算和網上審批工作的制度文件,實現了資金支付的全過程軌跡監(jiān)督。第三,創(chuàng)新農村產權交易模式,建立了市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實現了登記信息、流轉交易、融資貸款的全程網辦,為盤活農村資產資源開辟了新路。第四,創(chuàng)新數字化監(jiān)管模式,建成了功能完善的福州市集體“三資”數字管理系統,實現了全市農村集體“三資”信息的“一網統管”。最后,創(chuàng)新工作督導機制,建立了聯合督導工作機制,對“三資”領域突出問題進行了集中整治。
這些創(chuàng)新舉措的實施,使得福州市農村“三資”監(jiān)管效能得到了顯著提升。村集體“家底”進一步明晰,村集體“錢袋子”進一步扎緊,排查出的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村集體財產實現了進一步保值增值。同時,群眾監(jiān)督渠道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寬,長效管護機制進一步健全。
據統計,截至目前,福州市已排查集體資金147億元,新增各類資產資源4.42萬項,補登記經營合同4512宗,全部登記造冊并納入市集體“三資”數字系統管理。全市100%的村(社區(qū)、村民小組)完成了“村務卡”開設和二維碼“掃碼收入”,實現了村財支付非現金結算網上審批。今年以來,全市村集體資金往來網上審批已達17.22萬筆,涉及金額達33.63億元。
此外,福州市還積極引導土地經營權、林業(yè)資源、海域使用權等涉農資產上平臺公開交易,全力保障廣大農民群眾財產權益。市級平臺開通以來,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全市共成交687宗,成交額達7.96億元,平均溢價率達14.3%,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近億元。
福州市通過實施“五大創(chuàng)新”舉措,不僅提升了農村“三資”監(jiān)管效能,還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福州市將繼續(xù)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改革,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全面實現鄉(xiāng)村振興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