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常州8月5日電 題:臺青博士大陸追夢 透過“小孔”看到更大舞臺
作者 唐娟 蒼凱
從原子到新材料,從臺灣到常州。臺青博士洪錦德將納米介孔材料作為發(fā)展方向,在“小孔”里造出大夢想,更透過“小孔”看到大陸速度、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從原子到新材料
洪錦德本科階段學習原子專業(yè),在碩士和博士階段接觸并開始了對新材料的深入研究。這段經歷,不僅讓他實現了研究方向的轉變,也讓他結識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趙東元。
“雖然介孔材料的孔徑在2納米至50納米之間,我卻能直觀地看到它的邊界、排列,并讓它最終落地到達應用端!焙殄\德說,無論是將空氣分子“鎖”在孔內,抑制熱傳導,解決蒸汽保溫及熱能傳輸中的痛點,還是將藥物“鎖”在孔內,觀察藥物在人體中反應的位置以準確鎖定病灶,介孔材料在能源、環(huán)境、生物醫(yī)藥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這也讓他堅定了研究的方向。當2023年趙東元院士領銜的常州一元介孔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時,洪錦德成為該公司技術團隊的首席科學家,開啟了對于納米介孔材料的深入探索及落地應用。
從臺灣到上海
“跨過海峽,從臺灣到上海,對我來說不僅是地理上的遷移,更是一段充滿未知與期待的旅程!2017年,洪錦德來到復旦大學加入趙東元院士團隊,對他來說,在復旦大學工作、生活的經歷讓他對“血脈相通”四個字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相比以往游歷的地方,這里無論是語言、文化的相通,還是友善友愛的氛圍都讓我能迅速融入,同時沒有負擔地施展拳腳!焙殄\德說,他與大陸的同行們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在這里,他不僅是研究者,也是學習者。大陸的發(fā)展遠超他的想象,讓他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廣闊的舞臺。
“特別是在我的研究領域,大陸的快速發(fā)展為納米介孔材料的應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焙殄\德表示,大陸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視和投入,為他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支持,使得他的研究能真正服務于社會,解決實際問題。
從上海到常州
2023年初,洪錦德跟隨趙東元院士選擇在常州進行介孔材料產業(yè)轉化。洪錦德說:“常州是一座在新材料領域有著良好科技要素和產業(yè)基礎的城市。在政府的助推下,不到一年時間,介孔氧化硅新結構生產線便在常州落地!
從“小孔”見到的一方天地不僅是介孔材料發(fā)展方向的前瞻與展望,更是那一片能幫助洪錦德實現理想的沃土。當被問及多年來在大陸奮斗的感受與對創(chuàng)業(yè)臺青的建議時,洪錦德說:“我希望更多的臺灣年輕人可以放下顧慮、把握機遇,來到大陸勇敢地感受、體驗和融入,在這里實現人生夢想,尋找到他們渴望的天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