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過后,武夷山市五夫鎮(zhèn)的興賢古街依然人氣興旺。來自海內(nèi)外的研學、參訪者絡繹不絕,在此瞻仰朱子遺跡,體悟朱子文化。
朱熹14歲開始在五夫從學、著述、授徒,生活近50年,完成朱子理學思想體系的構(gòu)建,使五夫成為朱子理學的搖籃,成就了“理學之邦”“鄒魯淵源”之美稱。
至今,五夫鎮(zhèn)境內(nèi)還保留著30多處理學文化遺跡,成為研究朱子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漫步興賢古街,便能感受到歷經(jīng)800余年不息流轉(zhuǎn)的朱子理學文化積淀。
貫穿朱子人生五十載
青石板路上,武夷山朱子學校的張貴龍老師一趟趟穿梭長度1公里多的興賢古街。作為土生土長的五夫人,為游客和研學者講解朱子文化,他樂此不疲。
“800多年前,朱熹每天都會行走在這條街巷,拜師學習、授徒講學!彼f。
早在五代南唐時期,自劉氏家族遷居五夫里時,古街就已初具雛形。到了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期政權(quán)南移,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都遷往江南,崇安建縣,伴隨著胡家五賢、劉家三忠一文以及朱熹相繼成名,興賢古街日趨繁盛。
循著古街向前走,很快就遇見了一個坊門,上書“天地鐘秀”!罢麠l古街原來共有6個坊門,除了一個坊門損毀不存,其余5個坊門均還保留。每個坊門均有兩面,這個坊門的另一面寫的是‘籍溪勝境’!睆堎F龍介紹說,“天地鐘秀”和“籍溪勝境”是興賢古街上原有風貌保存得較完整的坊門。古街周邊山清水秀、田園如畫,因而謂之“籍溪勝境”。宋代理學家、“籍溪先生”胡憲感念于這方山水的養(yǎng)育,將家宅建成文定書堂(后為“興賢書院”)。從此,這里又因為有了莘莘學子的瑯瑯書聲而充滿天地的靈氣,成為興賢毓秀之勝境。
在興賢古街上,隨處可見與朱熹有關(guān)的古跡,“紫陽流風”和“三峰鼎峙”坊門便是其中之一。朱熹號“紫陽”,“紫陽流風”稱頌朱子理學的影響,“三峰鼎峙”則代表著朱子理學集儒、釋、道之大成的成就。當?shù)亓碛姓f法,“三峰鼎峙”指的是朱熹在五夫的三位恩師:劉子翚、劉勉之和胡憲。他們都是當時的大儒,并稱“武夷三先生”。足可見朱子文脈的深厚。
“世遺”文本封面上的書院
繼續(xù)前行,可見一座門樓,門飾雕著花鳥人物,上嵌以朱熹書法豎刻的“興賢書院”四字。這是興賢古街上最重要的遺存。
“興賢,有興賢毓秀、培養(yǎng)人才之意。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文本封面圖片,就是興賢書院。”張貴龍介紹說,朱熹少年在此求學,中年又在此講學授徒,書院也因此成為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標志性建筑。
抬頭看,書院的門楣橫額,有“洙泗心源”四個大字。“洙泗”是洙、泗兩條河名,地點分別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與孟子故里山東鄒縣,意為五夫與鄒魯心源相契、學脈同源。橫額兩側(cè)有敦煌壁畫“飛天”與“空中樓閣”,壁畫下方是“八仙過海”人物磚雕,分別代表“釋學”與“道學”,三者集合則代表著朱子理學集儒、釋、道之大成。
步入興賢書院,主體建筑分三進。第一進是正堂,一幅“升高行遠”橫額,是明代學者張東銘所書,告誡學子在學習上要如登高行遠一般,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往書院房頂望去,建筑上有一處蓮花狀雕刻,代表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精神,提醒學子有朝一日入朝為官,要成為一位清廉正直、為人民服務的好官。正廳上方懸掛仿朱熹字體的“繼往開來”堂匾,蒼勁有力。
據(jù)介紹,公元1143年,朱熹父親朱松病重彌留之際,修書給五夫里的好友劉子羽,鄭重將身后家事托付。他在臨終前對兒子說:“籍溪胡原仲(胡憲)、白水劉致中(劉勉之)、屏山劉彥沖(劉子翚),此三子者,吾友也,其學皆有淵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以父事之,唯其言之聽,則吾死無恨矣!
劉子羽不負好友所托,立刻修葺五間房給朱熹孤兒寡母居住,精心安排他們母子生活,并收朱熹為義子。朱熹到五夫后,師從“武夷三先生”。劉勉之還將女兒許配給朱熹。
據(jù)史料記載,興賢書院于元初毀于兵燹。明清兩代,時有修繕。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由鄉(xiāng)人連城珍等十四人倡議,得到崇安縣令張翥的支持,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重建。特別是對門樓及內(nèi)部裝飾進行改造,融合了朱子理學傳承、思想成就等元素,彰顯書院與朱熹的淵源。
朱子文脈向“新”生
在興賢古街的叉巷鳳凰巷內(nèi),朱子社倉修繕完成后靜待來客。
“朱子社倉是朱熹踐行儒家人本思想的重要遺跡,體現(xiàn)了他恤民、愛民、惠民的人本情懷!睆堎F龍介紹說,乾道四年(1168年)春夏之交,閩北建陽、崇安、浦城一帶災情嚴重,年成荒饉,饑民騷動。朱熹力勸里中豪富,發(fā)家中存粟,以平價賑濟災民。同時,他先后上書給繼任建寧知府的王淮、沈度,請予仿效古之社倉做法,在五夫建社倉。朱熹的惠政之舉,得到官府的支持,乾道七年(1171年)八月,五夫社倉建成。
社倉運行起來后,五夫里“民得遂無饑亂以死,無不悅喜歡呼,聲動旁邑”。鄉(xiāng)民受益的消息傳遍四方,建寧府其他鄉(xiāng)邑爭相仿效,建倉儲糧。這座社倉因為開救荒之先河,被譽為“先儒經(jīng)濟盛跡”,歷代重修不輟,因而保存完好。
社倉外的官倉井邊,記者巧遇武夷山當?shù)貙W生正在進行一場研學活動,他們在社倉“開救荒之先河”的故事中體會朱子的人本情懷,又到朱子親手種植的古樟下探尋“鄒魯淵源”的源遠流長,并齊聲誦讀朱子家訓、舉行“敬賢祈!卑輲煻Y……
蓬勃的朝氣,讓古街也增添了青春氣息,而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
“立足朱子文脈,我們創(chuàng)新一系列朱子文化旅游精品路線,增設以開筆禮、成人禮、敬師禮等朱子禮儀為內(nèi)容的實景體驗環(huán)節(jié),用好朱子故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招牌,推出針對小學、初中、高中、高校不同階段及海內(nèi)外不同學生群體的研學活動。無論是散客、親子還是團體,都可以在這里深度體驗朱子文化筆耕不輟的魅力,有不少人慕名而來!蔽宸蜴(zhèn)黨委宣傳委員王美玲介紹,今年初以來,五夫鎮(zhèn)已累計接待各類研學團隊近100批次、2萬余人次。
近期,為了提升研學和游覽者的體驗,武夷山市按照環(huán)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fā)展帶目標要求,開展興賢古街保護修繕及夜景提升工作,打造夜韻五夫美景。
“我們堅持活態(tài)傳承、創(chuàng)新利用,在保留古街原始風貌的同時,提升古街旅游業(yè)態(tài),打響‘尋芳五夫、朝圣朱子’品牌!蔽宸蜴(zhèn)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當前已建立轄區(qū)內(nèi)文保單位和文物點“一保一檔”,開展省級文保單位朱子社倉、市級文保單位彭氏宗祠的修繕工程,對接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團隊順利完成相關(guān)遺址考古發(fā)掘任務,讓古街能夠在保護中發(fā)展,激活時代生命力。
在興賢古街,不僅歷史風貌得到了保護,傳統(tǒng)生活氣息也仍在延續(xù)。沿街而行,有居民圍坐喝茶,有孩子嬉戲打鬧。還在“諸子窯”體驗陶瓷藝術(shù)、“歸來院”感受特色民宿。有了這些新業(yè)態(tài),古街重新煥發(fā)活力。
文化活起來、文旅熱起來,帶動和美鄉(xiāng)村更加宜居宜業(yè)。2023年,五夫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5萬元,較2022年度增長5.9%。(記者 吳旭濤 姚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