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遇見福建:“二月二”游南宋燈籠喜鬧春田

  中新網(wǎng)福建連城3月12日電 (黃水林 江鈺婷)二月二龍?zhí)ь^,開啟一年好兆頭。3月10日到11日,在中國傳統(tǒng)村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莒溪鎮(zhèn)璧洲村,第六屆“二月二”南宋燈籠文化節(jié)活動熱鬧舉行。

  “魚在這里、快抓快抓”……眼下,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jié),春雨如期而至、滋潤大地,萬物生機盎然。

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璧洲南宋燈籠。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璧洲南宋燈籠。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第六屆“二月二”南宋燈籠文化節(jié)活動熱鬧舉行。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第六屆“二月二”南宋燈籠文化節(jié)活動熱鬧舉行。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璧洲南宋燈籠獨具特色,它采用純手工萬字眉,八角燈籠,內(nèi)外兩層,上下三層,左右兩側各一花盆,一板燈籠多達20多盞燈。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璧洲南宋燈籠獨具特色,它采用純手工萬字眉,八角燈籠,內(nèi)外兩層,上下三層,左右兩側各一花盆,一板燈籠多達20多盞燈。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10日下午,在璧洲古村永隆橋、文昌閣間的農(nóng)田里,“抓魚鬧春田”這一客家人獨有的民俗活動熱鬧上演,喚醒冬日里沉睡的大地,迎接春耕生產(chǎn)的到來。

  “年過完啦,大家要好好忙于生計,開始耕作勞動了,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贝迕裾f道。

  同時,閩西漢劇、游公太、“連城拳”展演等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動輪番上陣,掀起了村莊內(nèi)的第一波熱潮。

  11日,璧洲古村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隨著鑼鼓聲、吶喊聲響起,3米多長、2米多高的龍頭被高高抬起,數(shù)百名村民抬著各種造型的南宋燈籠浩浩蕩蕩穿行在大街小巷,蜿蜒于田間地頭。游行隊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放松香、喜炮齊鳴。

  璧洲南宋燈籠獨具特色,采用純手工萬字眉,八角燈籠,內(nèi)外兩層,上下三層,左右兩側各一花盆,一板燈籠多達20多盞燈。一根根蠟燭把燈籠映得晶瑩剔透,五光十色,與燈光照耀下的文昌閣、天后宮、永隆橋等古建筑群交相輝映,熠熠生輝,放眼望去,美不勝收。

  巡游最精彩之處莫過于“盤龍”,由布龍、紙龍和燈籠組成300多米長的游行隊伍匯聚在村委會大坪,圍成圈。龍珠引著龍頭擺動,龍身、龍尾隨之搖擺,時而騰躍、時而俯沖,神態(tài)各異,舞出了龍的精神氣韻和百姓的歡天喜地。

  廣場四周人頭攢動,連連叫好,和鑼鼓、炮竹聲相呼應,將村莊熱鬧推向了高潮。

  “我是從四川來的,通過朋友推薦來到璧洲,看到花燈和古建筑相融合,像是穿越回古代!庇慰屠铌丶颖硎,這次旅程很值得,不虛此行。

  璧洲南宋燈籠歷史悠久,是從南宋璧洲開基后一直傳承下來的民俗活動,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完整保留著南宋時期制造燈籠的精湛技藝,被譽為“南宋燈籠活化石,客家文化桃花源”。2018年,璧洲“二月二”游燈籠被列入龍巖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今年燈籠有60多節(jié),由每家每戶負責做一節(jié),每節(jié)花燈如果一人獨立完成需要15天到20天時間!辫抵抻螣艋\民俗活動組織者林鶯萍說,燈籠上寫著大家對家國的祝福,開展游燈籠活動意在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永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