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三明行跡 | 寧洋古道

  明景泰三年(1452年)永安始設(shè)縣治后,有史可查“官路”有5條。此5條為:永安至清流、永安至尤溪、永安至明溪、永安至沙縣、永安至寧洋。

  永安山嶺重疊,溪澗縱橫,所謂官路實為蜿蜒曲折山間小道。此類“官路”大抵以地方官員為首倡修而筑,且連接鄉(xiāng)村,沿山傍河,通達鄰縣。路面以塊石、卵石鋪就,或土路,寬不及1.5米。小路或坎坷泥濘、羊腸屈曲,或拾級登階、坡嶺綿亙,橋多簡易搭成,倘遇山洪暴發(fā)則路毀橋斷,行旅受阻,極不方便。世道滄桑,時代變遷,上述“官路”有的古為今用被辟為公路,有的則蠶眠于世或荒廢作古。

寧洋古道紅軍路。三明市社科聯(lián)供圖
寧洋古道紅軍路。三明市社科聯(lián)供圖

  穿越歷史時空,永安最具代表性且尚存“官路”是“南宋古道”,即民間俗稱的“寧洋古道”。這條古道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距今已845年。明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廷在原路上重修“寧洋官道”,起于今永安市,出南門、過桂口、環(huán)蚌口、繞蚌溪、抵林田、到坑源,達寧洋縣城。其為永安、寧洋兩縣交通要道,亦是古代販運茶葉、食鹽、布匹、藥材等商品唯一通道。古道寬約1米,跨溝壑、過山澗、越山脊、穿林海,猶如鑲嵌在大嵐山身上一根筋骨,若隱若現(xiàn)在莽莽大山中,見證著歲月滄桑,訴說著歷史變遷。

  據(jù)明萬歷本《永安縣志》載:古道設(shè)有鋪,從永安縣城出南門至西洋鎮(zhèn)內(nèi),設(shè)有桂口鋪、林田鋪,鋪有駐兵,許是古時傳遞文書、官員往來及運輸?shù)韧局醒a給、換馬驛站處所。

  據(jù)考證,北魏時期林田就有先民居住,“木木為林,多口并田”而取其村名。林田村為“寧洋古道”最南端中轉(zhuǎn)站,是漳平、寧洋、永安三縣交界處與通往閩南中心樞紐,而“寧洋古道”最南端紫云山,又是閩江水系與九龍江水系分水嶺。隋恭帝楊侑年(617年),西洋林田柯姓人氏即在林田一帶定居,至今已1400多年。該村宋代有“九子十登科”美譽,千年文脈在此傳承。林田村北端古道上,有南宋熙元年摩崖石刻——“淳熙立大田高平室主黍娘奉施謹題”,為頌黍娘奉施筑路功德,由時人鐫刻于崖壁之上。

  明崇禎元年(1628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七日晨,四十二歲徐霞客背著行囊,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行走在寧洋古驛道上,從永安抵林田,進寧洋坑源馬山抵達寧洋。明崇禎三年(1630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徐霞客再次游閩,途經(jīng)寧洋古道抵漳州,留下了“千古奇人”徐霞客身影與足跡,以及巖崖石中“碧水丹山”墨寶。

  1934年4月,紅九軍接管林田紅色政權(quán),林田村設(shè)立了紅軍臨時指揮部。同年7月18日,尋準洲率領(lǐng)紅七軍團改編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和羅炳輝率領(lǐng)的紅九軍團等萬余名紅軍將士,先后穿越寧洋古道進入西洋,奔赴北上抗日。1935年3月,林田成為游擊基點村,留有當年紅七軍團在林田詹氏祖屋設(shè)立的臨時指揮部舊址,以及紅軍在村民墻壁上留下的許多宣傳標語、漫畫等。(作者:余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