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莆田大學生實踐:品味人文木蘭 傳承非遺根脈

  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7月12日電 (謝君怡 劉瑩瑩 劉嘉欣)7月,由莆田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體育學院、環(huán)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組成的莆田學院“木蘭尋脈”社會實踐隊以“品味人文木蘭,傳承非遺根脈”為主題,通過拜訪非遺手藝人、學習非遺技藝、品嘗非遺美食等多種形式,感受莆田非遺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莆田是非遺資源大市,擁有1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項目,10項國家級、63項省級、330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有11名國家級、81名省級、520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圖為成員學習車鼓現(xiàn)場。土木工程學院 供圖
圖為成員學習車鼓現(xiàn)場。土木工程學院供圖

  “左手往上翻,右手配合左手,擦往上翻,手部胳膊的線條要柔軟一些,整體才能自然順暢……”7月8日,在涵江靈顯祖廟,車鼓非遺傳承人陳芳拿著镲鑼鼓,手把手指導莆田學院“木蘭尋脈”實踐隊的成員們學習車鼓藝術!败嚬摹庇2009年5月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是涵江特有的民間打擊樂,其鼓陣布列有序、氣勢磅礴、矯健剛勁、熱情奔放。莆田民俗中,每年臘月二十四打鑼擊鼓,預示來年生活更熱火,“車鼓”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圖為十音八樂演奏現(xiàn)場。文化與傳播學院供圖
圖為十音八樂演奏現(xiàn)場。文化與傳播學院供圖

  隨后,實踐隊還聆聽了“十音八樂”,感受老一輩手藝人的寶貴精神。愛好者陳紹良表示,十音八樂源遠流長,“老有所樂”是志之所趨,滿腔熱愛讓他堅守多年。他希望年輕的群體能夠學習傳承十音八樂這一莆仙傳統(tǒng)曲藝文化,讓這一佳話流傳下去。

  圖為采訪方培清。土木工程學院供圖
圖為采訪方培清。土木工程學院供圖

  依山背海的莆田,有著將創(chuàng)造美食與手工技藝相結合的智慧。非遺美食燕皮扁食、白粿等依循本地風土的街頭吃食,帶著歷史記憶和地理特征,拼湊出莆田人被山海塑造的飲食文化與生活習慣。實踐隊拜訪了燕皮扁食傳承人方培清,通過拍攝短視頻與采訪的方式,記錄下燕皮扁食的制作過程,了解到其起源和歷史,制作工藝。方培清表示,純手工的燕皮扁食,不僅是地方美食的延續(xù),更是家鄉(xiāng)人心中濃濃的鄉(xiāng)愁。

  圖為采訪白粿傳承人。土木工程學院供圖
圖為采訪白粿傳承人。土木工程學院供圖

  “吃白粿到白沙……”這是涵江山區(qū)人們的順口溜。涵江白沙戴氏白粿因做法獨特、口味純正而久負盛名,其制作工藝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在不斷變革之中,除了碾制條這一道工序用機器代替人工外,泡、碾、壓、印等多道工序至今仍保留古法手工技藝。

  圖為成員學習蓑衣制作現(xiàn)場。文化與傳播學院供圖
圖為成員學習蓑衣制作現(xiàn)場。文化與傳播學院供圖

  當天,實踐隊成員還前往白沙鎮(zhèn)廣山村了解蓑衣的歷史與構成,體驗了蓑衣的制作過程。蓑衣的樣式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有領口、披肩、前裙等多個部位,不同部位的編織手法都不一樣。婦聯(lián)負責人范仙花向實踐隊成員們介紹到,編織蓑衣的第一步是制作棕線,將棕葉在釘耙上反復用力拉扯,把扯下來的絮狀物揉搓成線,再用腳細的棕線碾成棕繩,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強度來進行編織;做蓑衣最重要的是領口,將幾十張棕葉反復折疊后用棕線縫制塑形不僅需要很大的力氣,也非?简炑哿Γ徊恍⌒木蜁绞;其他部位也都是靠棕線,將棕樹皮一針一線縫制在一起;純手工縫制一件蓑衣至少需要用掉上百片棕樹皮。

  “蓑衣傳承百年,歷史悠久,具有深遠意義,為了讓它不失傳,我們積極創(chuàng)新蓑衣形式,推出文創(chuàng)小蓑衣,吸引廣大青年來到廣山村研學,為蓑衣注入年輕的新鮮力量。”在廣山村,實踐隊成員還聆聽了蓑衣第四代傳承人柯玉科與蓑衣結緣的點點滴滴,深入感受蓑衣的生命力。

  圖為參觀鄭樵故里。土木工程學院供圖
圖為參觀鄭樵故里。土木工程學院供圖

  最后,實踐隊的成員們在范仙花的帶領下,了解到鄭樵的個人經(jīng)歷和文學貢獻,“詩書傳家”的歷史,以及鄭樵治學的三個階段。實踐隊成員們在參觀鄭樵故里廣業(yè)書院中深刻感受到鄭樵文化“求學、創(chuàng)新、勤學、奉獻”的精神內核。

  相聚于木蘭溪畔,“木蘭尋脈”實踐隊從涵江車鼓、十音八樂、燕皮扁食、戴氏白粿、蓑衣、鄭樵故里中體會一代代非遺傳承人的堅守,感嘆留下的寶貴財富,探尋莆田非遺的技術創(chuàng)新。實踐隊以致敬傳統(tǒng)文化的開放心態(tài)去推廣非遺,促進其創(chuàng)新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爭做時代非遺傳播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