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6月26日電 臺灣缺藥危機持續(xù)多年,新冠疫情后不僅缺西藥,中藥也面臨缺貨。臺灣《中國時報》26日刊文指出,近兩年使用中醫(yī)藥的臺灣民眾數量增長45%,導致藥廠產線供不應求,各診所“以藥易藥”支撐,中藥材價格也應聲而漲。
報道援引臺灣中醫(yī)師公會全聯會數據指出,疫情前臺灣看中醫(yī)人數約為560萬人,到2022年第三、四季度躍升至812萬人。臺灣中醫(y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jiān)事陳潮宗認為,“清冠一號”(疫情期間臺灣研制的中藥復方)的療效加深了民眾對中藥的信賴,目前臺灣第四波疫情仍處高峰,染疫民眾即使服用過抗病毒藥物,后續(xù)保養(yǎng)仍會求助中醫(yī)。
臺灣民眾對中醫(yī)藥需求上漲,一定程度上加重藥物短缺。報道指出,臺灣中醫(yī)院所此前調查數據顯示,面臨短缺的中藥濃縮制劑主要有治療感冒的辛夷清肺湯、葛根湯、止嗽散,治療氣喘的定喘湯等。
另據《天下雜志》援引臺灣衛(wèi)生福利事務主管部門5月公布的缺藥情況,有31項濃縮中藥、1項中藥材短缺。其中有桂枝湯、小柴胡湯等針對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癥狀常用方劑;也有酸棗仁湯、加味逍遙散等用于鎮(zhèn)靜安神的藥。
第一線主要用藥面臨缺口,缺藥中醫(yī)診所只能“以藥易藥”,或設法替換效果接近的方劑,否則完全無藥可用。據《中國時報》報道,臺灣中醫(y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指出,臺灣中藥廠多年來只有三條生產線,目前有一條生產線正在擴廠,但擴廠時間加上后續(xù)認證通過,至少需要三年。
缺藥危機下,藥材價格也連連看漲。疫情后,臺灣逾三成中藥材價格上漲,漲幅兩到三成。民眾常用的當歸從每臺斤(一臺斤為600g)600元(新臺幣,下同)漲至700元;十全大補湯、四物湯亦漲價,但即使變貴也供不應求;料理配菜的八角、枸杞平均每臺斤上漲20元至30元;治療失眠用的酸棗仁漲至每臺斤一兩千元,品質更佳者則需兩三千元。
臺灣中藥房廣德堂經營者蔡鐘福表示,疫情令民眾對中醫(yī)藥更為依賴,而近年中藥材進口物流、種植等成本增加,以致“需求愈大,價格愈貴”。他推估,此次中藥材漲價仍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