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6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周。我省各地圍繞“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fā)展”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活動,形成防災減災宣傳的濃厚氛圍。
PART.1
福州 ·福清市
5月8日,福清市2023年“5·12”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開幕活動在福清市安全主題公園舉辦。


活動伊始,福清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兼減災辦主任翁喜旺發(fā)表致辭并宣布游園活動開始。
他表示,此次活動既是面向群眾的預防宣傳活動,也是針對各職能部門的工作部署。開展好這次活動,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而且還有利于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推廣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廣大群眾避災自救互救的能力。
隨后,在主持人的帶領下,濱江小學觀溪校區(qū)的孩子們與現場觀眾一同開啟了游園之旅。此次活動圍繞“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fā)展”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展板展示、分發(fā)宣傳冊、體驗區(qū)演示、安全公園設施展示、各相關單位介紹等,向孩子們和過路市民普及地震、火災、水災等多種災害的防范知識和應急處置方法,全面宣傳防災減災相關知識和技能。
“科普+互動”,現場教學細致入微,觀眾收獲滿滿;顒蝇F場各個展點的講解員,細致講解了相關的應急科普知識,并演示了防毒面罩、AED除顫儀等應急設施的正確使用方法。福清紅十字會的講解員們現場普及教授了心肺復蘇、海姆利克急救等手法。觀眾掌聲不斷,孩子們直呼“學到了”。
“科普+游戲”,好玩又能讓人長知識。活動現場設置了公共安全體驗區(qū)、網紅打卡區(qū)、防災減災體驗區(qū)等多個活動區(qū)?破諈^(qū)體驗既有心肺復蘇機器人、“安全標識連連看”等知識科普“黑科技”,還有多種多樣的互動教學,并邀請孩子們親身體驗,讓孩子游戲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科普知識。








“同學們,如果在教室里遇見地震,大家應該怎么做呢?”活動還精心設計了有趣的互動趣味問答游戲,讓孩子們主動學習應急科普知識!拔椅椅椅遥 爆F場孩子們響應熱烈,積極搶答,現場學習熱情高漲。
此次宣傳活動,孩子們通過觀看應急科普知識展板、參觀應急救援裝備展示、學習醫(yī)療急救技能等形式感受到了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防范知識和自救技能。此外,工作人員還向現場市民發(fā)放了小禮品和宣傳手冊,讓市民們更加了解和支持防災減災工作。
據了解,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福清市將積極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并組織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和志愿者深入社區(qū)、學校等人流密集場所,向公眾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努力營造防災減災人人參與 、安全知識家喻戶曉的良好氛圍。
圖片
本次活動由福清市減災委員會主辦,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隊、市氣象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規(guī)局、市防震減災中心、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市紅十字會、市濱江小學教育集團、市藍天救援中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清支公司協(xié)辦,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承辦。濱江小學觀溪校區(qū)部分師生和工作人員,市應急局、氣象局、自規(guī)局、防震減災中心、科協(xié)者、紅十字會、消防救援大隊、人保公司志愿者及藍天救援隊專家參加活動。
PART.2
龍巖·上杭
在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為加大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力度,增強群眾防震減災意識,上杭縣應急管理局推出地震科普館(紫金地質礦產博物館)公眾開放日,5月7日上午,師生、家長、干部職工等百余人慕名前往參觀。
科普館布展面積2866㎡,館內分為三層,包括廳序、四個展廳、一個3D影視廳等展項,于2011年8月,被命名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是國內建館中規(guī)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學博物館之一。


活動中,由博物館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并講解,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運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聲光電技術將礦物、化石標本、地質面貌等呈現給公眾,從生命長河到地球內部結構,從地震起源到地震帶分布,從抗震結構到地震逃生,將晦澀難懂的地理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解說,并拋磚引玉,采用提問的方式,引發(fā)聽眾思考,從而加深知識印象,是一場集學識性、娛樂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普活動,讓參觀者在寓教于樂中學習到地震知識。
此次活動,應急志愿者攜手發(fā)力,領先開路、隊尾清點人數,確保講解參觀不落一人一物,維護現場秩序,保障人員安全,讓公眾參觀無后顧之憂。
下一步,上杭縣應急局將持續(xù)做好應急科普宣傳,陸續(xù)推出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精彩活動,進一步防范災害風險,護航上杭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