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兩岸學者對談經濟產業(yè)合作:往來30年,擴大深化交流是共同愿望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一場兩岸學者參加、以“兩岸經濟與產業(yè)交流合作”為主題的學術活動,28日在北京舉行。

  當天活動是“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學術活動的第二場,由中華文化學院、廈門大學共同舉辦。

4月28日,由中華文化學院、廈門大學共同舉辦的“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學術活動在北京舉行。兩岸多位學者圍繞“兩岸經濟與產業(yè)交流合作”展開對談。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4月28日,由中華文化學院、廈門大學共同舉辦的“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學術活動在北京舉行。兩岸多位學者圍繞“兩岸經濟與產業(yè)交流合作”展開對談。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孫克莊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學術交流活動,其目的是深化兩岸學者互動,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根”和“魂”,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兩岸經濟與產業(yè)交流合作,對兩岸關系的作用是什么?”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殷存毅指出,交流合作對兩岸雙方都帶來了非常大的正向影響。以東莞為例,他說,該地級市鼎盛時期有臺資企業(yè)5000多家,“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是當地經濟的真實寫照。東莞有一座標志性建筑臺商大廈,還率先建立了臺商子弟學校。臺商在珠三角、長三角及福建地區(qū)集中投資、裨益當地經濟,反過來這些地方也影響著千千萬萬的臺胞,且不斷吸引更多人前來發(fā)展。

  今年適逢汪辜會談30周年,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說,兩岸30年的經貿交流帶來了各領域更廣泛、更豐富的互動往來,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來大陸發(fā)展。對于未來,兩岸都要思考,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擴大深化兩岸經貿往來,如何能幫助更多的臺灣基層民眾更好地生活。

圖左為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右為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殷存毅。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圖左為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右為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殷存毅。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蔡世峰來自臺灣,畢業(yè)于北京清華大學,南下湖北經濟學院任教。他說,經濟交流終究要回歸市場競爭。不論臺商、還是臺青,來大陸發(fā)展就要做好面對競爭、優(yōu)勝劣汰的心理準備。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鐘焰還介紹了江蘇昆山近年在深化兩岸產業(yè)合作方面的工作。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華發(fā)言時說,兩岸之間30多年的經貿往來,已建立暢通貿易渠道、構筑深厚產業(yè)合作基礎、形成互利共贏局面。同時,我們也應正視,兩岸經濟關系發(fā)展在當下仍面臨諸多困境。這些問題值得兩岸學界持續(xù)思考。

  據了解,“兩岸學者面對面”的首場學術活動已于3月17日在廈門舉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