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4月27日電(鐘宏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追尋紅色記憶,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廣東駐防支隊河源中隊深入河源市紫金縣蘇區(qū)農民運動陳列館開展參觀見學活動。



蘇區(qū),原名炮子鄉(xiāng)。大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紫金縣在炮子圩建立了第一個農會,并于1927年在這里成立了紫金蘇維埃政府。周恩來、徐向前、彭湃、劉爾菘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時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八一南昌起義、廣州起義部隊曾在此并肩作戰(zhàn),革命前輩在此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篇章,是廣東點燃革命薪火的圣地之一。建國后,經國務院核準命名為“蘇區(qū)”,是全國僅有以“蘇區(qū)”命名的兩個地區(qū)之一。


“九十多年前,‘農民運動大王’、共產黨員彭湃在這里帶領廣大農民,率先舉起農會大旗,領導成立中國第一個縣級農會,成為全國農民運動的先鋒!弊哌M紀念館內,跟著講解員腳步,全體指戰(zhàn)員先后參觀了“紅色革命先行地區(qū)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先驅引領革命熱士新文化、新思潮的傳播;建立組織聯合抗爭,紫金農民運動的興起與發(fā)展;鐵血兒女不屈斗爭,紫金縣農民運動武裝暴動;革命光輝永照后人,紫金蘇區(qū)農民運動精神永流傳”等五個展廳,通過觀看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感人的實物史料,進一步了解到蘇維埃政府的斗爭歷史,體會到革命先烈當年槍林彈雨的戰(zhàn)斗生活和艱苦歲月,感受到紅軍將士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正所謂“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旖旎風光秀”,看著圖文并茂的展覽,瞻仰著革命先輩們的事跡,全體指戰(zhàn)員不禁回憶起往昔那段崢嶸歲月,同時感受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群眾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四級消防士吳錦成說道:“戰(zhàn)爭硝煙雖然早已散去,但歷史不該忘卻。英雄來自人民,人民哺育英雄,在侵略面前我們沒有退路、唯有前行,沒有妥協、只有斗爭……作為新時代的應急救援人,我們不僅要銘記民族苦難,更要總結歷史經驗,汲取革命精神奮勇前行”。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回首往昔歲月,勝利來之不易,無數仁人志士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奮起抗爭。通過開展此次參觀見學活動,使全體指戰(zhàn)員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升華,有效激發(fā)了全體指戰(zhàn)員踐行初心、履行使命的不竭動力,進一步堅定了全體指戰(zhàn)員獻身應急救援事業(yè)的信念,為下步圓滿完成好各項應急救援任務、守護好南粵綠水青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