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4日電 (朱延靜 陳文韜)“尋根路你我對話 穿越了海峽兩岸從來是一家 祖譜有你我的名字 一起去打拼 留好名聲讓人打聽……”大陸與臺灣島相隔一灣淺淺的海峽,但從來都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血脈情誼。正如歌曲《我們同唱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兩岸從來是一家。
近日,3位臺灣青年做客中新網(wǎng)《青聽·兩岸》欄目,從半張族譜、家廟祭祀,到圍桌團圓、落地創(chuàng)業(yè),講述了他們的尋根故事。
尋根
——跨過“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們兄妹內(nèi)心其實一直都有尋根的想法”。2021年,北京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學(xué)院臺籍博士生林彥辰、林冠廷拿著爺爺留下的半張族譜,踏上了尋根之路。
從爺爺?shù)闹v述里,林氏兄妹知道他們的祖籍在福建莆田,內(nèi)心一直有一個種子,想去看一看莆田是什么樣子,想去看一看爺爺?shù)墓枢l(xiāng),想去尋找家人,想了解自己究竟從哪里來。
2022年,由方文山作詞,蕭敬騰、歐陽娜娜、張杰等兩岸歌手共同演繹的歌曲《我們同唱一首歌》走紅網(wǎng)絡(luò)。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就是源自林彥辰、林冠廷與妹妹林沛瑩在爺爺去世后,憑“半張族譜”在大陸尋根的動人故事。
林氏兄妹尋根的“種子”是爺爺種下的。同樣對于福建省臺聯(lián)理事、福建平潭“石頭會唱歌”民宿創(chuàng)辦人林智遠來說,這顆“種子”,也是在家里長輩的潛移默化下悄悄種下的。
林智遠回憶說,小時候,村里有個叫君璉堂的家廟,每個月爺爺奶奶都要帶著他去那里吃飯,每個月都有一次這樣的聚會。聚會的時候他也總在想,林氏家廟的由來到底是什么呢?從那時候起,尋根這一顆“種子”就在他心中慢慢萌發(fā)。
在來到福建平潭創(chuàng)業(yè)多年之后,林智遠在當(dāng)?shù)氐膮f(xié)助下,也開啟了自己的尋根之旅……
相聚
——捧起“一碗滿滿的團圓飯”
在各級臺聯(lián)組織的協(xié)助下,林彥辰、林冠廷兄弟倆根據(jù)半張族譜,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族親。
2021年暑期,也是在兄弟倆第一次到莆田的時候,他們找到了自己的“根”,“確實就是像我想的那樣,真的就是一模一樣!绷止谕⒄f道,滿街的榕樹,同樣的媽祖祭祀文化,讓兄弟倆對這座城市沒有一絲的陌生感。
“心里有一種找到家的感覺”,讓林彥辰心里最澎湃的,是和族親一起吃的那一桌團圓飯。
莆田的族親大伯對他說,你們找到家了,我們都是一家人,之后你也帶著你在臺灣的父母和其他親人,帶他們回到莆田來看一看。我們兩岸要常來常往,要多多交流。我們是一家人,未來我們也可以一起在大陸打拼。
大伯的話落在林彥辰耳邊,也讓他第一次感受到團圓的分量,“團圓是落在我們中國人基因里面的,是落在我們心里的一種期盼和期許”。
對林智遠來說,尋根祭祖的滿滿儀式感讓他感到“兩岸其實可以很近”。祭祖時村中燃放的鞭炮、穿的服飾、播放的樂曲、吃的流水席,讓他有了歸屬感。“臺灣味其實是閩南味,是家鄉(xiāng)味!
林智遠說,尋根這條路走得很開心,今年他還計劃邀請臺灣家廟的老爺爺老奶奶,希望能夠有機會帶上他們回到祖籍地平和走一走,來認祖歸宗。
共融
——架起“一條漫漫的同心路”
從“外地來的創(chuàng)業(yè)者”,到“回鄉(xiāng)的游子”,林智遠在大陸創(chuàng)業(yè)的這些年,心態(tài)已經(jīng)全然轉(zhuǎn)變,F(xiàn)在,他把自己當(dāng)作“兩岸交流的建設(shè)者”,希望把大陸的文化傳遞到臺灣去。
“我希望能夠有更多人像我們一樣,有機會回到自己的祖籍地,認識到祖籍地的文化,找到他的根、他的脈。”
林彥辰想跟島內(nèi)的青年朋友說,勇敢地踏出來,到大陸是第一步;敞開心胸,秉持著客觀、理性、正確的態(tài)度來了解祖國大陸;更要勇?lián)鷥砂逗推浇涣靼l(fā)展的責(zé)任和重任。
“兩岸必須要多交流、多互動、多理解,我相信只要盡綿綿之力,久久為功,兩岸同胞終究能夠走到一起,民族終究可以復(fù)興!绷謴┏秸f道。
正如歌曲《我們同唱一首歌》一樣,兩岸同胞的親情是割不斷、拆不散的。歌里講述的故事,因為真實,所以動人,血脈親情離每個人都不遙遠,它正帶著每一個游子心底的期盼,在尋根之路上讓大家相遇,越走越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