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閩商雜志】傳奇!這位福州老板竟靠賣糖成為“亞洲十大富豪”之一,被鄧小平接見!

  穩(wěn)坐馬來西亞首富二十余年的郭鶴年先生,出生于1923年10月6日,祖籍福建省福州市蓋山,如今已是一位跨越世紀的百歲老人。在他身上有著眾多稱號,“亞洲糖王”、“傳媒大亨”、“酒店大王”、“食用油大王”……

  那么,這位華人世界里最低調神秘的閩商富豪是如何步步為營,在商海里拼搏多年,并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讓我們共同走進這位閩商傳奇人物,回顧這位百歲老人的傳奇人生。

  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多年

  郭鶴年出生于馬來西亞新山的一個閩商家庭,排行老三。

  1947年,郭鶴年以3萬多美元起家,在新加坡戲館街租下的一座三層老店,成立了力克商務公司,經營商務、船務經紀、雜貨業(yè)等,這是他創(chuàng)辦的第一家公司。

  1949年,郭鶴年與兩位哥哥共同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1954年,郭鶴年遠赴英倫進行學習和考察;氐今R來西亞后,郭鶴年以超前的眼光孤注一擲地將郭氏家族全部資金投入到煉糖業(yè)。1968年,郭鶴年與政府合作成立PPB集團前身—玻璃市種植有限公司,向玻璃市州政府租下14500英畝的森林地,開墾成為蔗園。

  經過多年發(fā)展,上世紀70年代初,郭鶴年成功控制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80%的糖業(yè)市場,并通過與印尼首富林紹良合作將業(yè)務擴展到印尼。他的郭氏集團更是滲透到世界各地,除了在馬來西亞擁有眾多企業(yè)外,他的產業(yè)遍布新加坡、泰國、中國、印尼、斐濟、澳大利亞、巴黎、圣地亞哥、溫哥華、智利等地區(qū)。

  郭鶴年的企業(yè)經營的業(yè)務極為多樣化,從甘蔗種植、制造糖、面粉、飼料、油脂、礦山,一直到金融、酒店、產業(yè)、種植業(yè)、商貿和船運等等。郭鶴年所創(chuàng)立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已成為國際著名的五星級酒店。而我們在超市隨處可見的“金龍魚”食用油品牌,也是他旗下的產業(yè)。

  從90年代至今,他每年都被列為亞洲十大富豪之一,并一直蟬聯馬來西亞首富之位。

  位高不敢忘國憂

  郭鶴年在接受《大公報》訪談中曾表示:"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xiāng)。"

  這位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富豪,始終心系祖國,回報桑梓,用自己方式傳播中國故事,弘揚愛國精神。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大陸物資嚴重匱乏,很多大宗農產品需要依賴進口,食糖就是一例。于是乎,中國向這位在高峰時期控制全球1/20砂糖的“亞洲糖王”發(fā)出求助信號。

  郭鶴年知道,一旦外界得知這個消息,國際糖價的漲幅會超過20%!叭绻业墓疽布尤肫渲校隙ǹ梢話赍X。”郭鶴年說,“但我不能那么做,這是對中國的不忠。我的原則是,即使一個普通的生意,答應了,就不該跑兩匹馬!睂ψ鎳磺粺岢赖墓Q年接受了中國的委托,想方設法地為當時缺糖的中國夠買了30萬噸的糖。

  最終,郭鶴年將500萬美元的期貨利潤,連同30萬噸糖,一起交給中國。197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是-8100萬美元,這500萬美金的利潤,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雪中送炭。

  1984年,中國決定在北京建國門外建設現代化的國際貿易中心,然而國內企業(yè)無力承擔,外資趁機開出苛刻的條件。

  消息傳到郭鶴年的耳朵里,他氣憤地說道:“我們應該有志氣,不要讓外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人應該自己做。”

  當時沒有人看好郭鶴年的投資,認為郭鶴年的投資肯定有去無回。為了籌集資金,郭鶴年旗下大多數企業(yè)都關閉了,投入到整個國貿的建設,最終籌集到了5億美元。

  1990年,北京國貿正式開業(yè),地處首都核心區(qū),每天人來人往。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北京國貿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yè)綜合體,F在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光是這塊地的估價就高達2000億元,可出租面積110萬平方米只租不售,年收租金超過50億元,堪稱最強“包租公”。

  郭鶴年先生對祖國的貢獻,受到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高度贊譽,曾花40分鐘時間專門接見他,這是鄧小平代表中國政府的最后一次正式對外會見。鄧小平對他說道:“你和我一樣,都是引路人的角色”。這次談話,被收入隨后由中國官方出版的《鄧小平文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