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寒夜里,他們?yōu)楦哞F做“CT”

  寒夜里,他們?yōu)楦哞F做“CT”

  日閱照片2萬張,力保旅客一路平安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春運“時間”。白天,一列列高鐵你追我趕,在高鐵軌道上風馳電掣。晚上零點后,忙碌了一天的列車入庫“休息”,一輛輛接觸網作業(yè)車則接替“換班”,以80公里的時速沿著軌道出發(fā),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檢修作業(yè)。

4C檢測車在福州站等待出發(fā)。通訊員 張志霞 攝
4C檢測車在福州站等待出發(fā)。通訊員 張志霞 攝

  每天零點至4:30的高鐵“天窗”時間,是接觸網工們最忙碌的時間。趁著明月當空,他們扛著接地線,爬上6米多高的作業(yè)車,根據4C分析中心出具的“體檢”報告,沿著軌道一顆螺絲又一顆螺絲地檢查潛在隱患。

  事關高鐵供電穩(wěn)定的“體檢報告”是怎么出爐的?近日,記者走進南昌鐵路集團福州供電段的4C分析中心,了解背后的故事。

  從去年開始,福州供電段升級完善了接觸網4C分析中心,引入4C輔助分析系統(tǒng),對前方接觸網檢測車拍回的高清視頻進行逐幀分析,可及時發(fā)現螺栓松動、絕緣子破損、吊弦斷裂等各種缺陷,就像給接觸網“照了個CT”。

  記者看到,黃色的4C接觸網檢測車頂上,分布著很多“大眼睛”,那是32個3000萬像素級別的高清攝像頭,在鋼軌上快速行進時,依然能快速對接觸網各處零部件進行全方位抓拍。

  負責“CT看片室”的有12人,每年他們要分析約700萬張照片,這意味著他們每天至少要完成2萬多張圖片的分析篩選,相當于每人每天要看片2000余張。加上不同接觸網設備互有差異,要想又快又準完成這項工作,既要有豐富的現場經驗,還得有一雙“火眼金睛”。

  “在過去,完成一次人工全線巡檢,要花費3年的時間,隨著4C接觸網檢測車投入運營,傳統(tǒng)的人工巡檢逐漸被機器所代替,檢測頻率也縮短到一個季度一次,這就像給供電網安上了‘眼睛’,讓設備缺陷無處可逃。”檢測分析員李賀說。

  10年前,李賀剛進入南昌鐵路局福州供電段,就被分配在檢修班組,從學徒做起。每天凌晨,他乘著作業(yè)車出發(fā),及時檢修設備缺陷,直到天亮回站。到了冬天,夜里寒風呼嘯,戶外氣溫低至五六攝氏度,他們一待就是四五個小時,“一個晚上,臉凍僵了,手也凍麻了!

  2009年,溫福鐵路的運行,標志著福建省正式進入動車時代。隨著境內的動車高鐵不斷增加,高鐵接觸網的檢測任務壓力不斷加大,設備也加速迭代更新,接觸網檢測從人工巡檢越來越向自動化、高科技發(fā)展,在4C系統(tǒng)的幫助下,檢出缺陷的速度可達到純人工檢測的十多倍。為了煉出一雙“慧眼”,分析中心的同事也經常切磋交流經驗技術,讓自己的“找茬”能力不斷精進。

  如今,李賀的大部分工作都轉移到了4C分析中心!岸ㄎ谎b置、支撐裝置、附加裝置、接觸懸掛,任何一處有問題,都會影響高鐵的穩(wěn)定供電。發(fā)現問題后,還要針對上季度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才能對缺陷類型和缺陷等級作出準確判斷!

  去年,李賀在看CT時發(fā)現,某處接觸網定位線夾螺母松動,一旦脫落會造成弓網事故,影響供電穩(wěn)定性。當晚加班時,又發(fā)現另一處定位線夾未卡到應在位置,在長期震動情況下容易造成脫落。一天內發(fā)現兩處設備缺陷,李賀因此獲得了由南鐵集團頒發(fā)的萬元安全獎。

  “無他,唯手熟耳。”李賀表示,接觸網設備的檢測水平,事關高鐵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和旅客的乘車體驗。他們將繼續(xù)積極積累經驗,學習先進技術,以一雙“火眼金睛”和時刻警醒的心,讓乘客們回家的道路平安暢通。(記者 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