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兩岸親緣隔不斷 在家書里看見“外公的澎湖灣”

  原標(biāo)題:追憶“大陸回澎探親第一人”往事:在家書里看見“外公的澎湖灣”

  【《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報道】“晚風(fēng)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lán)藍(lán)……”上世紀(jì)80年代,一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兩岸。當(dāng)來自臺灣澎湖的歌手潘安邦登上央視春晚舞臺演唱這首歌時,年過五旬的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居民黃友恭正積極為回澎湖老家探親做準(zhǔn)備。1990年,他回到闊別40年的家鄉(xiāng),成為“大陸回澎探親第一人”,在閩臺兩地轟動一時。今年7月,85歲的黃友恭去世。他的外孫女、定居臺胞林湯安怡近日接受《中國新聞》報采訪,講述“外公的澎湖灣”背后,隔不斷的兩岸親緣。

林湯安怡2019年生下女兒妙妙,黃友恭開心地說“內(nèi)祖外祖都做了(兒女都有了孫輩),人生圓滿了”。圖為黃友恭夫婦抱著曾孫女在東山縣的老宅里合影。(受訪者供圖/《中國新聞》報 發(fā))
林湯安怡2019年生下女兒妙妙,黃友恭開心地說“內(nèi)祖外祖都做了(兒女都有了孫輩),人生圓滿了”。圖為黃友恭夫婦抱著曾孫女在東山縣的老宅里合影。(受訪者供圖/《中國新聞》報 發(fā))

  分離四十年:通信波折 常常寄丟

  “恭兒收知,收到朝夕盼望的信息,內(nèi)心之欣慰是無可比喻……”

  “三弟你好,接讀來信,如獲至寶,全家人狂喜萬分……”

  “三哥,我是您的六弟,對您我是完全的陌生,只看過您的相片及從母親口中得知您的一些片段往事,也得知您以前是如何疼愛著我,照顧著我……”

  9月上旬的一個午后,在北京隆福寺的一家咖啡館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數(shù)十封家書上。薄薄的信紙上字跡各不相同,收件人是家住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的“林友恭”。

  林友恭原名黃友恭,1937年出生在澎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其父黃文華是福建東山島人,1923年在澎湖天后宮大修時應(yīng)聘到澎湖負(fù)責(zé)廟宇的彩繪,從此定居臺灣,成為澎湖第一代彩繪大師。黃文華的長子黃友謙子承父業(yè),并因彩繪技藝精湛而被臺文化管理機(jī)構(gòu)列為“澎湖人間國寶”。

  1948年,11歲的黃友恭坐船到東山舅舅家,本是一次尋常走親戚,但沒住多久,東山解放,臺灣開始實施“戒嚴(yán)令”。接下來近40年,一灣淺淺的海峽變成無法逾越的天塹。還是小小少年的黃友恭從此遠(yuǎn)離雙親,在舅舅家住下,并隨舅舅改姓林。

  東山與澎湖兩島相距僅90多海里,地緣近,血緣親!白怨乓詠,兩島居民就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坐船渡海走親訪友、回鄉(xiāng)謁祖、祭拜關(guān)帝,這些在當(dāng)?shù)厝丝磥矶际窃偃粘2贿^的生活!绷譁测f。也因此,黃友恭與家人的突然分離,是當(dāng)時誰也無法預(yù)料到的意外。

  所幸分散在兩岸的親族一貫保持聯(lián)系,上世紀(jì)70年代后期,黃友恭和澎湖的家人借助一位定居新加坡的朋友轉(zhuǎn)寄信件,有了固定聯(lián)絡(luò)的途徑。但“人肉中轉(zhuǎn)站”并不牢靠,郵寄信件不僅時間長,還容易寄丟。1976年,新加坡的“中轉(zhuǎn)站”因種種原因失效,聯(lián)絡(luò)又中斷了,直到1981年,家人找到一個常駐香港的朋友幫忙,這才恢復(fù)通信。

  林湯安怡拿出外公收到的一沓家書,其中一些信封上的郵票被撕掉了——這是被當(dāng)年“集郵愛好者”不問自取,擅自撕下的。

  郵票不見了還是小事,從信中內(nèi)容來看,隨信一起寄的照片、物品都曾寄丟過。

  詩人木心那句“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慢》)讓很多人大呼浪漫,但在現(xiàn)實中,對于幾十年未見面、也不知還能否再相見的親人來說,從前的“慢”并不浪漫,而是一種煎熬。家書抵萬金,輾轉(zhuǎn)多地、多時抵達(dá)的心意無比珍貴,中途遺失則是無法彌補(bǔ)的遺憾。

黃友恭的母親73歲生日時,家人拍攝三代同堂合影,寄給沒有拍上全家福的黃友恭。(《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攝)
黃友恭的母親73歲生日時,家人拍攝三代同堂合影,寄給沒有拍上全家福的黃友恭。(《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攝)

  家書藏五味:兄弟報喜 小妹“報憂”

  這些手寫的家書中,開頭喚“恭兒”的,是黃友恭的母親林銀杏。信是別人代寫的,措辭簡潔,但字里行間充溢著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思念。

  比如有封信附上了兄弟姐妹湊的一筆錢款,因為“據(jù)云吾兒居處破損不堪居住,內(nèi)心難過不已……順寄少些費用助你修整住宅之用。目前本地景氣欠佳,故未能多助力,希望吾兒能諒解……”一位母親在無盡關(guān)懷和無私付出之余,竟還有一些內(nèi)疚與情怯。

  同時,七旬老母親也通過家書“遠(yuǎn)程教子”——教兒子識人。信里提到兒子上次寄的土特產(chǎn)自己沒收到,叮囑以后“不用再寄任何物品,以免損失”,順便提醒:上次幫忙帶土特產(chǎn)的老鄉(xiāng)“非君子,切不可深交,表面點頭則可”;這一次幫忙帶信的是自己的義子,“等于是兄弟,對余十分尊重孝順,你必須尊敬他”。

  兄弟姐妹們則各自在信里介紹自己的近況:大哥新購了小樓房,二哥開了漁船修理廠,五弟搬到了高雄,和大姐住得很近;六弟在臺北當(dāng)體育老師,后舉家移民美國;七弟附上結(jié)婚照并加上括弧“淺夸”一下自己挑選伴侶的眼光,“弟媳(尚可吧)”……

  唯一“報憂”的是最小的妹妹,她促狹地向未曾謀面的兄長傾訴煩惱:“月老不把紅線牽,以致婚期延誤至今還渺茫不可知。”

  一封封信讀來,好似一家人正圍坐一堂,七嘴八舌地聊家常。

  當(dāng)然,這些信里,所有人說得最多的,是期盼早日相聚,全家團(tuán)圓。

黃友恭的家人每逢母親壽辰或節(jié)假日聚會,便拍攝合影隨信寄給黃友恭。(《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攝)
黃友恭的家人每逢母親壽辰或節(jié)假日聚會,便拍攝合影隨信寄給黃友恭。(《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攝)

  助鄉(xiāng)親“尋根” 希望兩岸更通暢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交流。1990年,黃友恭取道香港,重返故土,成為大陸正式回澎湖探親第一人。

  少小離家老大回。11歲離家的黃友恭這一年已經(jīng)53歲了,父親已經(jīng)過世十多年。見到82歲的老母親,黃友恭“撲通”一聲跪下,伏在母親膝上大哭一場。

  黃家是明末名臣黃道周的后裔,加上父兄是有名的彩繪大師,在澎湖頗有聲望。黃友恭后來接受福建媒體采訪時回憶那次探親的細(xì)節(jié)說,時任澎湖議長的王乾同特地過去,送給黃友恭一塊手表,并鄭重地對他說:“澎湖歡迎你回家,F(xiàn)在兩岸關(guān)系好轉(zhuǎn)了,一定要;貋砜纯础!敝档靡惶岬氖,王乾同與弟弟王乾發(fā)先后任澎湖縣長,積極推動兩岸交流。

  黃友恭那次從澎湖返回東山時帶上了厚厚一摞拜托尋親的信件。接下來30多年里,來求助他的人絡(luò)繹不絕。好在閩地居民的族譜、宗祠及地方志多保存完善,黃友恭積極聯(lián)絡(luò)探訪,幫助不少人找到了祖宅、祖祠。

  2014年,為編纂宗族名錄,黃友恭又回了趟澎湖老家。同年7月,他的大哥黃友謙等兄弟姐妹攜后輩首度踏上故土東山島,舉行了謁祖祭拜活動。

  而且,那個7月,東山島所在的漳州市成為繼廈門、福州、泉州之后新一批陸客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之一,“黃友恭們”往來兩岸愈發(fā)方便。

  林湯安怡翻出手機(jī)里的照片,其中有近年臺灣的親人多次組團(tuán)過來聚會、旅游,也有她去臺灣和同輩逛吃、打卡的快樂時光。“現(xiàn)在我和澎湖的親戚們用微信溝通,更加方便了。但回頭翻看,外公收到的這些手寫家書比聊天記錄截屏更加珍貴,因為它們寄送時的波折與等待,沉淀了更厚重的情感!绷譁测f。

  今年7月,85歲的黃友恭去世。林湯安怡在微信朋友圈寫下一大段文字,懷念那個疼愛自己、會教自己念閩南語順口溜、會拉二胡會作曲、寫得一手好字、熱心宗族事務(wù)的外公。黃友恭晚年常常幫助兩岸鄉(xiāng)親尋親、尋根,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族親牽線搭橋。林湯安怡記得,“他生前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是為宗祠重建捐了兩萬元人民幣”。

  比起緬懷過去,把握當(dāng)下更重要。林湯安怡說,外公近兩年沒能再見到兄弟姐妹,這是外公也是她最大的遺憾,希望兩岸早日恢復(fù)正常往來,讓重逢不再需要漫長的等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