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菲律賓僑生施心怡:“中國是我永遠的港灣!”

  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10月10日電 (趙麟婷 吳江輝)“中國是我永遠的港灣!”出生并旅居菲律賓的華僑青年施心怡,去年3月選擇回國,今年9月入讀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菲律賓華僑青年施心怡。
菲律賓華僑青年施心怡。

  “雖然成長在菲律賓,但我從小就有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對祖國充滿熱愛和向往!笔┬拟f,尤其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并席卷全球,而中國在疫情防控上的突出表現(xiàn),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這讓她感到非常自豪。即將上大學的她,選擇了回到中國求學。

  開學初,華僑大學專門為港澳僑及外國留學生舉辦了“承志”新生訓練營,開設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了解中國、認識中國以及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專題講座。其中,鼓勵同學們分享“我眼中的中國”。

  “我眼中的中國,完美地詮釋了團結就是力量”。施心怡說,2020年年初武漢疫情暴發(fā)的時候,一大批醫(yī)療隊自告奮勇地請求支援“熱干面”。今年9月,莆田突發(fā)疫情,她從各個社交平臺上刷到福州、武漢等地區(qū)都來支援“鹵面”!斑@些都生動地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體現(xiàn)了我們中國人的團結一心。”施心怡說。

菲律賓華僑青年施心怡。
菲律賓華僑青年施心怡。

  今年9月的這波疫情,也波及施心怡所在的泉州市!暗覀兒苄疫\,被保護得很好。”當學校招募核酸檢測志愿者時,施心怡積極報名,希望能為守護共同的家園貢獻力量。

  “我眼中的中國,很有人情味!痹谑┬拟磥,中國抗疫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不僅有“白衣天使”的辛勤付出,還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的援手。她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在武漢防護用品短缺時,有人在公安局外,默默地放下幾盒口罩就跑;也有環(huán)衛(wèi)老爺爺,捐的幾張不起眼、褶皺的人民幣;還有幾家餐廳的小老板,為防疫工作人員免費提供便當……

  “我眼中的中國,有一群可愛的華僑華人。”在“因僑而設、因僑而興”的華僑大學,施心怡了解到了更多華僑歷史,切身感受到了華僑的愛國精神、奉獻精神!斑@里人文氣息濃厚,漫步華園,各個角落還有以前老華僑們的印跡!碑斔诜迫A樓和北區(qū)田徑場看到了菲律賓華僑的名字時,“瞬間覺得倍感親切!笔┬拟粌S胞們愛國愛鄉(xiāng)、情系桑梓、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并暗下決心,希望將向先輩們學習,“多年以后,你們也會在這里看到我的名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