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小戲唱黨史 紅色融文明 莆田市紅色文明小戲巡演活動正式開演

  8月26日晚,由莆田市委文明辦主辦的“小戲唱黨史•紅色融文明”紅色文明小戲巡演活動首場在秀嶼區(qū)東嶠鎮(zhèn)中南村熱鬧上演。臺上演出精彩傳神,臺下觀眾直呼過癮,鄉(xiāng)村溫暖質(zhì)樸的煙火味也在慢慢升騰。

  率先上演的文明小戲是《一碗紅薯釘》,以紅色人物原魯山為創(chuàng)作原型,介紹原莆田縣老縣長原魯山深入沿海地區(qū),從吃到農(nóng)民的紅薯釘,了解到缺水給農(nóng)業(yè)發(fā)展帶來極大的制約,決定修建東圳水庫和100多公里水渠。整場演出只有12分鐘,卻很好地展現(xiàn)出黨員干部濃烈而淳樸的為民情懷,深深感動了臺下觀眾。令人期待的文明小戲《紅色乞婆》,講述的是閩中特委交通員連大妹主動請纓,化身“瘋乞婆”孤身一人前往福州找地下黨取回四把手槍的故事,時長也不過14分鐘,但情節(jié)跌宕起伏,令人拍案叫絕。觀眾陳元森告訴記者,精彩的人物故事,再加上親切的莆仙方言、婉轉(zhuǎn)的戲曲唱腔、精湛的表演技藝,讓人身臨其境,深受教育。

文明小戲 《一碗紅薯釘》(莆仙戲劇院 供圖)
文明小戲 《一碗紅薯釘》(莆仙戲劇院 供圖)
莆仙戲《狀元和乞丐》(董太領(lǐng) 攝)
莆仙戲《狀元和乞丐》(董太領(lǐng) 攝)
文明小戲《紅色乞婆》(莆仙戲劇院 供圖)
文明小戲《紅色乞婆》(莆仙戲劇院 供圖)

  據(jù)介紹,莆田市委文明辦此次舉辦“小戲唱黨史•紅色融文明”巡演活動,目的是結(jié)合“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讓古老戲曲與英雄人物、革命故事相融合,專門邀請莆仙戲劇院編排了多個紅色文明小戲,計劃在全市各地開展30場巡演活動,每場巡演采取2場紅色文明小戲加1場莆仙戲大戲的方式,力爭讓更多紅色故事傳播到農(nóng)村基層,讓更多“紅色種子”播撒進觀眾質(zhì)樸的心田,實力“圈粉”,弘揚紅色文明新風尚。

  編排紅色文明小戲不是個簡單活,接到任務后,福建莆仙戲劇院立即組建專班攻堅克難。福建莆仙戲劇院創(chuàng)作部主任郭景文說,“紅色黨史、歷史人物這些比較‘硬’的題材,要演活不容易,我們在劇目的創(chuàng)作和演繹上都下了很大功夫,確保將要表達的精神主旨放在劇情推進的過程中,并能夠樸素地向觀眾講述故事的哲理和內(nèi)涵!眲”窘(jīng)反復討論修改,之后投入排練。功夫不負有心人,首場巡演的成功,也讓郭景文總算放下了心。郭景文說,紅色文明小戲這么受群眾歡迎,也增強了劇團演好紅色文明小戲的信心,繼續(xù)創(chuàng)作編排更多更好紅色文明小戲的決心。

  莆仙戲擁有千年歷史,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是莆田老百姓喜愛的一種地方戲曲。莆田市現(xiàn)有100多莆仙戲劇團,幾乎天天在基層演出。全年觀眾達3000多萬人次。(記者 徐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