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6月9日電 (楊伏山 張舒姍 莊伊凡)廈門市首臺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Xi)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完成首秀,成功實施福建省首例大腸癌NOSES手術。
廈大附屬中山醫(yī)院9日披露,由該院院長、胃腸外科學科帶頭人蔡建春教授主刀,7日將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手術機器人與該院“王牌尖端技術”——無腹部切口經自然腔道取標本(NOSES)的胃結直腸癌手術相結合,完成這一手術。
據了解,患者李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fā)現大腸上長了腫瘤,慕名求診廈大附屬中山醫(yī)院胃腸外科蔡建春教授,希望能做“無切口”的NOSES微創(chuàng)手術。蔡建春教授團隊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在確保腫瘤根治和手術安全的前提下,決定為患者施行這項“無切口”手術,即經肛門取標本的乙狀結腸癌根治術。
恰逢中山醫(yī)院最新引進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安裝調試成功,李先生有幸成為“達芬奇”手術的首位病人。
手術中,蔡建春教授坐在控制臺前,全神貫注地對著控制臺中顯示的高清3D影像,靈活輕松地控制著兩個操縱桿,雙腳控制腳踏板。通過傳感器,醫(yī)生的動作被實時傳輸到患者手術平臺,機器人接收到指令,舒展、旋轉、前進……四只旋轉角度達540度的機械臂各司其職,操作精準。
手術僅用時不到3小時,腫瘤被完整切除,而腹壁僅有5個0.8~1.2cm的小操作孔,術中出血量不足10ml。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引進的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Xi)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設備,也是廈門乃至閩西南地區(qū)目前唯一的一臺。可以提供更精準、安全且創(chuàng)傷更小,恢復更快的外科治療,特別是對于復雜疑難的手術能做到更精細的解剖、縫合、消化道重建等等。
NOSES手術則是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胃腸外科一項知名的“王牌尖端技術”,是一種經肛門、陰道等自然腔道取標本的手術,有“微創(chuàng)中的微創(chuàng)”手術之美稱。
與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和常規(guī)腹腔鏡手術相比,NOSES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恢復更快,患者腹部基本無切口疤痕,術后基本無疼痛或疼痛輕微,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腹壁功能維持及美容效果好,大大緩解了患者心理壓力,而且不增加住院費用甚至費用更低,總的療效與常規(guī)腔鏡手術相當。
蔡建春教授帶領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胃腸外科團隊開展該術式近十年來,經過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已成功將該項術式運用于全部的胃和結直腸不同部位腫瘤,擴大適應癥,還完成了國內首個NOSES左結腸癌根治術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
迄今,團隊共完成200多例NOSES手術,例數領先福建全省,近年來,還創(chuàng)新性地將該術式運用于治療嚴重的便秘以及嚴重肥胖的減重手術等等。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表示,接下來,還將Xi技術廣泛應用到胃腸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普外科,肝膽胰外科,胸外科等多學科的微創(chuàng)手術,造福更多民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