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八十多年前廈大航拍圖 “祖厝” 清晰可見

  八十多年前從空中航拍廈門大學校園的兩張黑白照片近日曝光,它們之前的主人——廈門老照片收藏家紫日昨日表示,他已經把照片捐給廈大,作為廈大百歲生日禮物,以“致敬先賢”。

  今年的4月6日,廈大建校100周年。

  在把航拍照捐給廈大之前,紫日在自己微信視頻號展示用照片制作的短視頻,他說,可以肯定的是,照片拍攝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

  群賢樓群歷經百年容顏依舊

  從空中拍攝的照片,使得八十多年前廈大校園的面貌一覽無余。當時的廈大校園雖然空曠,似乎到處都是農田,但是,和魯迅筆下的廈大相比,已經有“內容”多了,教學樓、宿舍樓三三兩兩分布在和現在差不多大小的校園里。1926年魯迅曾在廈大任教,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諷刺地形容廈門大學是“硬將一排洋房,擺在荒島海邊上”。

  紫日找到當時的地圖,將航拍照片上建筑和地標,一一標注出來,對照結果顯示:廈大校園里,穿過漫長歷史走到現在的建筑,應該只有廈大“祖厝”,現在廈大群賢樓群的五棟樓——群賢樓,囊螢樓、同安樓、集美樓、映雪樓,也是靜靜地臥在八十多年前的校園里,仿佛時間停下了腳步。紫日說,這或許是百年老校不一樣的味道。

廈大群賢樓群歷經百年仍在原地。(記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攝)
廈大群賢樓群歷經百年仍在原地。(記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攝)

  1921年5月9日,群賢樓破土動工。1956年,群賢樓群進行翻修,由于經費所限,群賢主樓的兩個側翼以及集美樓和同安樓的屋頂改為“二段脊”,綠琉璃瓦改為紅橙色瓦。2009年,一場大雨使得群賢樓屋脊發(fā)生斷裂。當年廈大啟動對群賢樓修繕,制定的原則是“修舊如舊”,即要以1921年陳嘉庚創(chuàng)建時的樣式進行整體性修繕,屋頂從“紅屋頂”恢復為最初的“綠屋頂”,所以,現在群賢樓群的樣子,應該就是航拍照片里的樣子。

  80多年前的廈大已有網球場

  當然,最大的不變是:廈大還在原地不動,面朝大海。這也驗證了廈大的百年,是毫無爭議的百年,沒有因為和誰合并而延長歲數。廈大是中國高教史上極其少有的沒有更名的大學。

  不過,有一些校園風景,已經判若兩人了,譬如說,現在廈大網紅點芙蓉湖和演武場,從八十多年前的航拍照片看,當時就是一個小水塘,演武場則坑坑洼洼。

  航拍照片里的一些廈大建筑,已經消失了,包括魯迅曾住過的生物院,化學院、博學樓、兼愛樓、篤行樓等等。雖然樓不在了,對于現在的人來說,名字并不陌生,建筑名字留下來了,例如,現在廈大還有篤行樓。

  航拍照片記錄的廈大的一些信息,令現在的人驚奇:當時廈大已經有網球場了,就在演武場旁,還有個花室,還有,現在白城校門附近的教工宿舍,當時也是廈大教職工宿舍。

  紫日說,他拿到航拍照片后,再一次涌起對廈大校主陳嘉庚的敬意。他說,從現在看,民國時期的很多學校的規(guī)模不大,像廈大那樣占地2000多畝的校園是少見的。

  紫日說,一想到陳嘉庚那么有遠見,圈了那么大塊的地辦大學,你就不得不佩服陳嘉庚,“真是太了不起”!

  【幕 后】

  航拍老照片

  相機安裝在飛機上

  使用長焦鏡頭拍攝

  紫日對外公布廈大航拍老照片后,讓不少人覺得震撼——它們是航拍照,不同于現存的廈大老照片。

  的確,現在的航拍照不稀奇,但是,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不一樣了。廈大的航拍照是誰拍的,怎么拍的?是怎么回到廈門的?紫日昨天講述了不少細節(jié)。

  紫日透露,他從外國賣家手里買到八張廈門航拍照片,屬于廈大的其實只有兩張,其中一張航拍廈大校園,另外一張是拍胡里山炮臺,有一角拍到廈大。

  他說,這些照片珍貴在:目前很少看到80多年前的廈門航拍照片,畢竟過去的航拍,是要用真飛機拍攝。他曾購買過一臺80多年前的航拍相機,航拍時,要把相機安裝在飛機上,采用的是不能變焦的長焦鏡頭。

  因此,去年年底,紫日在海外拍賣網看到這些照片,立刻意識到珍貴,幾番周折,出資從賣家手里購買下這些照片。但是,他沒有透露價格。

  那么,這些照片是誰拍的?紫日從掌握的信息判斷,應該出自外國人之手。

  34歲收藏者

  已捐出兩百張

  廈大老照片

  紫日在廈門老照片收藏界頗有名氣。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以“紫日”為筆名的收藏家今年只有34歲。

  讓人更想不到的是,這位熱衷收藏廈門老照片的年輕人,不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10年前,酷愛攝影的紫日來到廈門,最開始,他熱衷用相機記錄廈門的城市建設,很快的,他看到照片記載歷史的魅力和意義,從此投入老照片的收集、展覽。

  紫日已經把廈大航拍圖送給廈大,這不是他第一次向廈大捐贈老照片,此前,他已經捐出200張廈大老照片,都是他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或者購買,最早的照片在1867年,當時廈大演武場還是跑馬場。

  紫日說,他收藏老照片的想法,很純粹,就是出于熱愛老照片,熱愛收藏,熱愛歷史,熱愛這個城市。(記者 佘 崢)